继上海、北京后,深圳也取消普通住房标准,意味着什么?  第1张

2024年11月19日,深圳市住建局、财政局及税务局联合发布了一则备受关注的公告。公告中明确,自2024年12月1日起,现有的普通住房评定准则将被废止。此次调整预计会对房产交易中的税费等多个环节产生显著影响。那么,这一政策变动将如何影响民众的生活?

取消住房标准

深圳已撤销了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的区分标准,此举标志着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自规定实施之日起,该政策正式生效,显示出政策制定的远见。这一决策并非仓促制定,而是基于对深圳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趋势及其复杂性的全面深入分析。此次取消住房分类标准,从政策层面来看,是对深圳住房体系的全面重构,预示着住房政策分类将进入新阶段。此举将显著改变市场对住房分类的理解,以往普通与非普通住房的界限将不复存在。在政策的引导下,深圳住房市场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增值税执行规定

新规已正式实施,对个人住房销售的增值税政策进行了调整。根据公告,个人住房销售的年限已明确。对于持有住房超过两年的购房者,在销售时将免缴增值税。此政策预期将鼓励长期持有房产者参与市场交易。然而,若购房时间未满两年即出售,则需按照5%的税率全额缴纳增值税。该政策基于年限设定税收,旨在平衡短期炒房与长期居住者的权益,并规范二手房市场的税收管理。

深圳市正按照最新规定实施个人住房契税政策。该政策已实施全国统一的契税减免措施。对于拥有唯一住宅的家庭,若住宅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将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此政策预计将吸引更多家庭升级住房或首次购房。此外,对于拥有第二套住宅的家庭,若面积同样不超过140平方米,契税也将按1%的税率征收。该措施旨在缓解家庭购房的经济负担,从税收层面促进住房交易的合理性,对满足家庭住房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个税规定改变

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已被取消,这一变动使得个人非普通住房转让的个税计算方式也随之作出调整。在深圳,此前按照转让收入1.5%比例征收个税的规定已不再执行。此政策调整对于有非普通住房转让需求的业主而言,意味着其税务负担得到了显著减轻。回顾以往,非普通住宅的买卖往往伴随着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然而,新规实施后,这部分税费有所减少,从而促进了非普通住宅在市场上的流通,增加了交易活动的活跃度。

税费减免利好楼市

乐有家研究指出,税收减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以1500万元成交的二手房为例,买家可以节省约66.64万元的税费。这一显著的税收节约,对购房者和业主而言,均能显著缓解经济压力。尤其是对于持有时间超过两年的非普通住宅交易,该政策能够有效减少税费,减轻购房者的负担,并提升业主的收益。此举促进了改善型购房群体的入市,市场范围从高端逐渐延伸至普通住宅,从而有效提升了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活跃度。

近期房产市场态势

近期,深圳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在10月份,二手房交易异常活跃,成交套数高达8269套,环比增幅达117.0%,同比大幅上升122.5%,创下近45个月的新高。与此同时,新房市场也呈现火爆态势,新建商品住宅网签认购量超过1.2万套。截至11月17日,一手住宅认购量累计6645套,较10月同期上涨了7%。在此市场热度之下,住房标准和税费政策的调整无疑将对市场产生新的影响。对此,我们需持续关注并深入探讨。您如何看待这些政策调整对深圳房价走势的影响?欢迎您留言、点赞并分享本文。

继上海、北京后,深圳也取消普通住房标准,意味着什么?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