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公安部门面临的一大任务是确保为民众提供更加迅速、便捷的服务。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实施的“提包警务”计划备受瞩目。此措施犹如一股清新之风,为加强警民关系和有效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包警务初亮相

自去年开始,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实施了“提包警务”新措施。该措施兼具实际操作性和创新性。城中分局为每位社区民警配备了印有“城中社区警务”字样的手提包。这些手提包非同寻常,内含民警处警所需的装备和社区工作必备的资料。11月5日,城中派出所社区民警程德望在讲述时显得自豪,称这些提包是他们工作中的有力帮手。警官们可随时利用这些工作包执行基础警务任务,仿佛随身携带了一个移动办公点。无论是收集公安基础信息,还是查阅文件处理警情,提包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提包警务”理念赋予民警一种全天候服务民众的使命感。这一理念明确指出,民警外出时必须携带提包,处理群众事务时亦需携带。这一细微的调整,使民众切实体会到民警的亲近感,确保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得到解决。

移动的服务站

社区警务专用工作包堪比移动式服务站。该工具助力民警在化解矛盾时效率倍增。以今年2月20日为例,韦女士在搬运家具时不慎刮擦了袁先生的车辆,双方在赔偿事宜上发生争执。城中派出所民警程德望立刻从包中取出调解协议书,迅速引导双方签字确认。若非此工作包,处理此类小事恐难以如此流畅快捷。

该工作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柳州已成为热门的网红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在寻找“柳州三件套”时,民警常常能给予他们精确的指引。这得益于民警能够随时查阅工作包中的文件资料,迅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提包警务:移动的服务站,守护群众的百宝箱  第1张

助力百姓日常小事

社区警务专用工作包内装载的物品十分实用,包括警民联系卡、校园安全检查表、消防安全检查表以及丰富的宣传资料。这些资料能够协助民警为民众解决“小问题”、缓解“小困扰”。例如,8月11日,广东茂名的李先生通过拨打中南派出所警民联系卡上的电话寻求帮助。他的弟弟自15年前在柳州市城中区连塘路工作后便失去了联系。这些联系卡如同一座桥梁,使得求助者能够迅速与民警建立联系。

宣传材料在内部发放,旨在指导群众办理出生证、居住证及户籍相关业务,此举有效减少了民众在办理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和精力投入。民众无需四处奔波询问所需材料及办理地点,民警处即可直接获得解答。

适应社会安全需求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城中区频发,当地警方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社区民警针对不同群体的特性,制定了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例如,对于年轻人,他们着重揭露了网络贷款、兼职刷单等常见的诈骗手段。不同年龄和职业的群体面临的风险各异,这种个性化的宣传方案有助于更有效地提升公众的防骗能力。

社区民警将反诈、禁毒、扫黑除恶等宣传材料纳入工作包。他们频繁走村入户、建立微信群、了解民情、处理事务,借此良机向民众普及法律知识。工作包中的宣传资料得以充分利用,有效提升了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升群众满意度

城中警方将公安业务、矛盾调解等服务打包携带,旨在为民众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此举将民众的需求、想法和愿望融入警察日常工作。居民有需求时,民警能迅速响应,这种紧密的联系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

居民普遍体验到全面的安全感,这无疑提高了他们对警方工作的满意度。这种满意度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对具体事件的处理效果上,更在日常生活诸多方面显现。例如,当居民之间出现纠纷时,他们不再忧虑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遇到问题向民警咨询,也能迅速获得反馈。

展望未来发展

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的“提包警务”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众需求的变化,未来“提包警务”是否将融入更多元素以迎合民众需求?此举措能否在其他地区得以推广?它还可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执法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同时,我们也期待广大读者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欢迎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