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有一项关键任务亟待实施,即对200万户面临特殊困难的老年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这一举措直接关系到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而备受关注。
适老化改造成果显著
在全国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172万户的改造工作。这一成果显著,充分展现了我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众多老年家庭因此受益,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以某些家庭为例,他们在床头安装了“一键呼叫器”,在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通过该设备通知街道养老中心的智能系统,确保老人能够及时获得援助。
此次改造凸显了其公益性质,特别是在白军海所在的小区,独居和空巢老人均获得了免费服务。这一举措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来自政府及社会的关怀与支持。
呼叫器背后的保障系统
紧急呼叫器在老人家中被触发,智慧养老云平台随即屏幕点亮并发出警报声。工作人员即刻与老人及家属取得联系。若无法取得联系,社区网格员将亲自上门核实情况。此系统的高效运作确保了老人紧急状况得到及时处理。在适老化改造中,此类保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构成了老年人安全生活的坚实防线。以某些地区为例,该系统启用后,老人在突发疾病时,救援速度显著提高。
确定改造家庭的方式
家庭适老化改造的选定需先进行前期调研。首先,对有改造需求的家庭进行登记,随后制定个性化的改造方案。每户家庭的改造方案均有所差异,例如,对于有失能老人的家庭,需增加更多的智能化设施。这些安排均基于实际需求。鉴于不同家庭老人的状况各异,制定精准的方案有助于最大化改造效果。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会增多无障碍通道的改造。
未上榜家庭的申请途径
家庭即便未列入摸底名单,亦可通过特定途径实施适老化改造。名单内家庭可免费获得改造和加装设施。名单外有需求的,可向所在街道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交申请,详细说明所需设施设备,并自行承担安装费用。此政策不仅保障了已确定困难家庭的权益,也为其他家庭提供了改善居住条件的可能。
新城区的改造情况
以该市西一路街道为样本,该街道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7744人。在进行适老化改造时,优先服务于80岁以上的老人,并逐步将服务范围扩大至80岁以下的人群。自2021年项目启动以来,改造工作分为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涉及114户,第二阶段涉及125户,总计完成239户的改造。新城区虽然属于老城区范畴,但其老龄化人口基数较大,改造需求尤为迫切。这一现象表明,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不同区域呈现出各自的实施节奏和规划策略。
新城区采取多元化途径筹集资金,并推进适老化改造项目。其中,部分资金来源于公益平台项目,另一部分则由社区内的单位认领产品提供。此模式确保了已改造家庭能够免费获得相关服务。
整个城区的推进状况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于11月14日进行的调查指出,新城区正按照西安市民政局的要求,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目前,2024年政府负责的55户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除了政府的支持,新城区还借鉴了西一路街道的经验,开拓了社会众筹的改造模式。这种多元化的改造途径,有助于加速适老化改造的进程,并有效提升辖区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品质。
阅读至此,或许您会提出一个疑问:如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于适老化改造的行列?诚邀各位在评论区展开讨论。同时,我们也期待您为本文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