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公众饮食安全,黑龙江省兰西县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共同对肉制品行业中的制假售假现象进行整治。目前,一项旨在打击和规范假冒伪劣肉制品生产与销售的专项活动正在稳步进行中。
专项行动启动
近期,黑龙江省兰西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携手公安、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针对涉嫌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肉制品的违法行为,展开了联合执法行动。该行动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肉制品制假售假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体现了当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的立场。
检查深入企业
联合检查组对鼎峰牧原等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小型肉类加工点以及现场制作和销售的熟食店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们重点检查了生产环境、原料采购以及加工技术。此次行动旨在从源头对肉类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符合相关标准。肉类产品的安全性受制于生产环境的清洁程度以及原料质量的达标情况,这两方面因素均对产品能否最终安全地摆上消费者餐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聚焦屠宰环节
丰达生猪屠宰场,检查小组对检测试剂的使用情况、检疫检验的记录以及“两章两证”的发放流程进行了详尽的审查。生猪屠宰环节在肉制品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监管力度不足可能引发大量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两章两证”作为猪肉品质合格的证明,其真实性的保障是消费者安心购买猪肉及其相关产品的关键。
经营单位检查
检查组对烧烤、火锅店铺以及销售鲜肉及速冻肉制品的企业实施了重点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其进货渠道的证明文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的执行情况。这些证明文件的完整性以及肉类的来源合法性,直接体现了相关经营者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为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享用所谓的“安全肉品”,需从验证相关证明文件入手。
指导企业落实责任
在检查过程中,联合检查组主动向企业提供了指导,促使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并严格遵循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关键主体,企业肩负着确保食品安全的首要职责。肉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单位需确保肉类及其制品的来源可追踪,加工流程符合规范,相关证明文件应与货物一同运输,并便于现场查验。这些措施旨在促使企业加强自我管理,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后续排雷整治
据消息,兰西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机构拟增强对“行纪刑”通报机制的实施强度,同时安排定期举行工作协调会议,目的在于增强监管活动的协作效率。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对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展开针对性的检查与整改工作,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原料肉采购和使用来源不明、以其他畜禽肉冒充牛(羊、驴)肉制品、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超出规定范围或过量等违规行为。同时,针对城乡结合部、烧烤店、火锅店等区域中存在的低价肉品冒充高价肉品的现象,已采取专门的整治措施;另外,对整个肉类生产流通链条实施了全面的打击行动。
整治行动已波及十余家肉制品生产及加工单位,针对员工未出示有效健康证明上岗、食品安全责任履行不力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已责令相关企业即刻进行整改。此举充分展现了兰西县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肉制品的决心。然而,食品安全整治是一项长期任务,公众普遍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巩固整治成效。诚挚地邀请您参与讨论,分享您的独到见解,并且我们也热切期待您对文章的点赞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