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钓鱼场水产品安全管理难题?这场专题培训活动给出答案  第1张

东莞市近期为应对钓鱼场水产品安全管理的挑战,采取了行动。此次专项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性强,不仅向从业者传授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而且为地区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培训启动

近期,东莞市横沥镇举办了针对钓鱼场水产品安全管理的专项培训活动。该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市疫控中心以及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联合主办。来自横沥、石排两镇的约40名钓鱼场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在培训中,他们齐聚一堂,即将接受涵盖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全面培训,以期为未来安全养殖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实地教学

养殖基地接待了来自钓鱼场的代表,开展了培训活动。在此期间,他们学习了活鱼的采购、运输暂养以及规范用药等关键环节。市疫控中心的专家亲自带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在采购阶段,专家强调了对养殖企业资质的审查,并规定必须提交经检测合格的证明材料;运输阶段,专家展示了正确的增氧方法,同时坚决禁止使用任何禁止使用的药物,以此保障养殖全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明确重点

市疫情防控中心专家明确指出,安全管理要点包括:采购环节需严格把关,确保鱼苗来源安全;运输环节需采取科学措施,保障运输过程安全;养殖环节需强化病害防治,并建立追溯记录。专家强调,垂钓池实际上等同于一个动态的水产交易场所,因此,需依照食用农产品的相关规定,构建电子化的管理记录,同时确保从鱼苗培育到钓鱼工具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均有严格监控。

案例警示

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最新修订,公布了近期查获的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的具体案例。这些案例让在场的经营者深刻感受到了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直接体会到了执法部门“严守底线,必施重罚”的坚定决心。同时,工作人员向经营者们发放了《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并就规范用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

专项行动

东莞市拥有众多钓鱼场所,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当地已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在此行动中,市疫控中心作为核心力量,将不断派遣专业专家团队,提供“体检式”的专业辅导。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技术辅导、产品检测和案例警示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目的是全面提升钓鱼场所的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后续规划

市疫控中心将持续履行指导职责,同时推行养殖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目的在于保障水产品实现全程可追溯。这一措施旨在保证从池塘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均达到安全标准,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您认为此次针对钓鱼场的水产品安全管理培训能否有效提升当地水产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