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举办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尤为引人瞩目。在众多获奖者中,肖育林这位在乡土扎根20年的典范人物格外受到关注。他由一位种田新手成长为一名乡土专家,并引领村民们共同迈向富裕,这一事迹尤为发人深省。

“稻”路初心

肖育林,来自龙潭镇砖桥,2006年以前,他在株洲地区从事货运业务,并在春风茶场附近购买了房产,定居于此。在送货途中,他发现当地居民在出售粮食时遭遇诸多困难,且售价较低。因此,他决定利用个人储蓄,于2007年创立了株洲县春风大米厂,并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大米生产体系。此措施有效缓解了粮食销售的障碍,成功克服了周边农户在销售粮食时遇到的问题。2012年,株洲的米厂正式更名为株洲天宇米业有限公司。随后,到了2014年,该企业已跃升至株洲市农业产业化领域的市级领先地位。

半路种田人

2020年,肖育林见证了众多农田的荒废,内心充满忧虑,因此他决定将超过1100亩的土地用于水稻种植。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他在第一年的种植过程中遭受了数十万元的损失。尽管遭遇了这样的挫折,46岁的肖育林依然保持着“空杯心态”,积极投身于各类培训课程,并向业界同仁及专家虚心求教,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种植技术水平。

科技赋能起航

考虑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周边稻农的具体需求,肖育林创立了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且对从耕作至包装的整个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机械化与社会化服务的改进。2021年,他负责推动了渌口区“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项目,此项目包含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核心示范区,为相关领域贡献了丰富的实践数据和珍贵经验。

服务农户增收

自2020年始,肖育林依托公司及合作社资源,成功创建了粮食产后服务站点。他致力于周边农户的种植需求,培育了3000余亩秧苗,并全面提供涵盖5000余亩土地的机械化插秧、病虫害防治及收割服务。此外,他还实现了3000吨粮食的烘干处理。该措施成功减轻了农民在粮食种植与储存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达到了节省粮食、降低损耗以及增加收入的目的,并且进一步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机会。

荣誉加身引领

肖育林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湖南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株洲市乡村振兴领头人”等荣誉称号。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他从一名初涉农作的种田新手成长为省级劳动模范,并顺利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种植到科技农业的转型。

携手共赴富路

肖育林,一位劳动模范,深刻认识到自己承担的使命,他身体力行,积极践行,力求取得实际成效。他专注于带领村民共同走向富裕。他的感人事迹鼓舞了众多渌口地区的农民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事业。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正积极尝试采用创新的种植方法,并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让我们共同研究,肖育林的成功事迹,对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有何借鉴价值?我们热切期待各位的见解,加入我们的讨论。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启发,敬请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