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搜索量激增
“五一”假期时,出行平台数据有了相关呈现,一种新兴游览方式正悄然兴起,且形成了热潮。假期前三天,“五一”期间“夜游”搜索量同比增长超六成。游客对夜间游玩项目兴趣大幅提升,这给各旅游目的地带来新机遇,传统景区开始渐渐重视夜间经济发展,还尝试运用各种新手段吸引游客。
众多旅游地围绕“夜游”推出系列特色活动,灯光秀项目持续出现,夜景观赏项目持续出现,夜市体验等项目同样持续出现。游客们夜晚走出家门,去感受不一样的旅游乐趣,这为旅游消费增长注入新动力,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淄博演艺新体验
夜幕降临,山东淄博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热闹起来,这里迎来新的旅游演艺作品《聊斋》,新打造的360度旋转水上舞台成了魔幻剧场,舞台流光溢彩,其设计新颖,表演精彩,让游客仿若置身奇幻聊斋世界。
假期前三天,红叶柿岩接待游客总人次超10万,景区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0%,营收同比增长10%,直接拉动消费达823万元。此成绩体现游客认可该演艺项目,还为其他景区发展旅游演艺提供借鉴。
技术催生新业态
“五一”期间,AI出现,机器人出现,智能光影技术等新技术出现,给传统景区带来新机遇,延伸出更多消费业态,出行平台去哪儿大数据显示,国内多个沉浸式体验类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两成以上,新技术为景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打造了大型长城情境光影秀《观·山海》,河南洛阳老君山呈现了全息投影与真人舞蹈融合的演出,这些景区借助新技术提升了游客的体验,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老君山新看点
2025年,河南洛阳老君山有许多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在海拔2217米的金顶区域,出现了一场特别的演出。这场演出将全息投影、机械舞台与真人舞蹈进行了融合。它给游客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视觉冲击。使得游客仿佛穿越到了神话世界。
景区有精彩演出,还引入了“登山神器”外骨骼机器人以及机器狗等设备。“五一”期间,演出每天加演场次增加到6场,上座率达到95%。游客们欣赏到了美景,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河南非遗新亮点
在河南郑州中牟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上新了4部微剧,这4部微剧分别是《麦子啊麦子》《薛怀义》等 。各个剧场内都坐满了观众 。这些微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戏剧形式相结合 ,可使游客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 。
景区的地坑院内,有3大非遗场馆同步上新。其中一个是“非遗里的河南”,还有布老虎场馆和泥泥狗场馆。这里近千款文创产品融合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吸引游客驻足消费。游客能在这里体验民俗手工,感受非遗魅力,进而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
广东跨界新汇演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首次推出跨界汇演,此次汇演形式独特,与中原传统文化不同,采用“醒狮+粤剧+功夫”的形式,汇演中有惊险刺激的水上飞狮表演,还有粤剧与武术的跨界大秀,能让游客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夜幕降临,一场以国潮为主题的创意烟花秀在夜空中闪耀,这场烟花秀还配合湖畔音乐会演出,为游客带来了视觉方面的多元文化享受,也带来了听觉方面的多元文化享受。数据显示,西樵山景区进园人数平均每天达到5万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0%,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超过50%,此次跨界汇演取得了巨大成功。
“五一”假期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这为旅游市场带来诸多新变化,也带来了惊喜,你在假期中体验过类似新型旅游项目吗,可在评论区分享感受,记得点赞本文,也记得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