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众人沉浸在假日氛围中。在吉林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存在松长高速公路SCTJ05工区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在此地施工,他们凭借汗水描绘出工程与生态和谐相融的动人画卷,他们的坚守极为夺目。

假日坚守工地

暮春时节!中铁六局建设者如何在保护区勾勒生态和谐画卷?  第1张

5月1日,长白县十四道沟镇的施工场地呈现出繁忙景象,中铁六局天津公司有200余名建设者,他们放弃假日休息时间投身工地,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建设者们各自履行职责,坚守在岗位上,以奋斗诠释劳动者担当,为项目推进挥洒汗水。

精细墩柱作业

在桥梁墩柱作业区,测量员手持仪器,专注地反复校准坐标,目的是确保精准,没有差错,钢筋工全神贯注绑扎钢筋骨架,模板班组细致调整支护结构,项目负责人严格要求,将每个墩柱钢筋间距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团队采取“三班倒”作业方式,目的是保证工期,团队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这使得单墩作业周期减少了30%,目前团队已经完成32根墩柱的施工,且施工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生态红线守护

这个工区是全线唯一穿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段,其施工区域受到生态保护“红线”的严格守护,项目部与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了联动机制,项目部在临时用地周边安装了16处生物监测摄像头,这些摄像头时刻追踪野生动物活动。在开挖区域,采用“分层剥离、分类存放、分层回填”的工艺,对3000平方米的临时用地进行植被覆盖,同时开展土壤固化实验,以此减少生态扰动。

暮春时节!中铁六局建设者如何在保护区勾勒生态和谐画卷?  第2张

日常环境巡检

安全总监表示,每天都会进行环境巡检工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连一棵树苗的移植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如此严格的巡检制度,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生态保护工作能够落实,使得生态环境在施工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生态知识普及

工区设有生态文化展示区,图文展板在其中标注着保护区内32种珍稀动植物的分布图谱,实物模型展示着生态修复的技术流程。项目部在工余时间组织了“绿色施工课堂”,该课堂已经开展了12期。一线工人参加了课堂,他们不仅学到了环保施工要点,还成为了生态保护的“宣传员”,并将生态理念传播开来。

暮春时节!中铁六局建设者如何在保护区勾勒生态和谐画卷?  第3张

高速意义重大

松长高速公路全长114.33公里,建成后,将结束长白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打通长白山旅游经济带的“最后一公里”。在今年劳动节,中铁建设者秉持匠心和绿色理念,在长白山麓书写交通强国的奋斗篇章,让高速路网与生态屏障成为吉林东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你觉得建设者们所秉持的“施工即保护”这一绿色理念,会给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怎样的借鉴意义?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同时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且将它分享出去。

暮春时节!中铁六局建设者如何在保护区勾勒生态和谐画卷?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