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场融合创意与传统的展览在上海璀璨亮相。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2025届的杰出毕业设计作品纷纷展出,共计160余件(幅),这些作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以新颖的方式呈现,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纷纷驻足细观。

展览概况

“创智·design”为主题的艺术展在上海理工大学隆重启幕,日期定于5月13日。该展览集结了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2025届毕业生的众多杰出作品,共计160余件(幅)。展览将持续至5月中下旬,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来欣赏这些精彩纷呈的艺术创作。现场特别增加了主视觉展示区、毕业设计作品相关文创市集以及“虎兔龙蛇”主题时光驿站打卡点,使参观者在欣赏作品之余,还能享受到丰富的互动体验。

非遗主题景观

在毕业展览中,多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设计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曾慧婷,对即将失传的上海安亭药斑布纹样进行了几何化的重新设计,从中提炼出十二种寓意吉祥的纹样元素,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满足Z世代情感需求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使得药斑布的蓝白图案在现代物品上得以“重生”,展现出新的活力。

文化自信共鸣

多部作品中显现出这种文化自信。胡梦欣同学设计的《“千灯愿”品牌》采用高饱和色彩重新塑造了秦淮灯彩的形象,将传统灯会转变为易于传播的视觉元素。在色彩运用及品牌整体设计上,均能感受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他们通过设计展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及传承意愿。

科技融合亮点

在展览现场,周嘉宇同学所展示的《穿戴式靶向中药离子透药治疗系统》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作品呈现为一款黑色的智能型穿戴上衣,它对传统的中医“裹药熏蒸法”进行了创新性的场景变革。此设计巧妙地将穿戴技术与靶向治疗理论相结合,将中药离子透药技术与智能穿戴设备融为一体,不仅实现了精准的治疗效果,也使得这一治疗方法日常化,从而实现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数字传承佳作

动画领域的作品在电子出版方面同样展现出独特魅力。夏杰贤同学选取秦汉时期的服饰纹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建模技术,成功实现了纹样的精确保存和多次利用。张越阳同学在拉卜楞寺的实习调研中汲取灵感,创作了《指尖唐卡》这一电子出版物。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分层呈现以及近场通信知识图谱,千年唐卡得以从静态图像中生动呈现,用户通过扫描操作即可启动动态表演,从而使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

空间设计体验

环境设计系学生任玢玢的作品《“境生象外”——茶文化空间实验性设计》灵感来源于“茶与茶文化”公共选修课程。该作品运用茶文化作为载体,借助光影效果、空间布局以及多功能服务体系,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疗愈体验。该空间设计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休闲体验的追求,仿佛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茶文化世界。

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的此次展览中,该校的Z世代设计师们巧妙地将创新思维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们究竟是如何深入挖掘传统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中的?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