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初心
于先生,居住在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家境良好。自幼年起,他的父亲便向他传授了诚实、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大学时代,他热心参与无偿献血和各类公益事务。他始终以实际行动传递着希望,通过这些看似平凡的善举,展示了奉献精神的巨大能量。
2021年,在通辽市奈曼旗的一项活动中,他受到了祖父与父亲的激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自那时起,他承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待,热切期望未来能够拯救他人的生命。
配型喜讯
2024年10月,众多投身公益的爱心人士期待之际,于先生接到了二连浩特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来电。来电中透露,一名血液病儿童的配型匹配工作已初步完成。这一喜讯既在预料之中,同时也引起了于先生的高度重视。
他迅速表达了自己捐赠的愿望。自加入中华骨髓库以来,他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作为一位父亲,他坚信,拯救一个孩子的生命,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这种信念源于他内心的善良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积极筹备
于先生在收到配型成功的喜讯后,迅速投入到筹备工作之中。在此过程中,他全面参与了高分辨配型及体检等核心环节。他对每一个步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力求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捐献流程的顺畅进行。
为了确保任务的顺利实施,他持续不断地进行训练。即使在春节长假期间,他也坚持执行着严格的饮食管理。这种自我约束和毅力反映了他对生命接力赛的极大重视,以及他对患儿生命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捐献时刻
2月26日,对这位先生及那位血液病患儿而言,标志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历程。当天,在呼和浩特市,先生成功捐献了19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向患儿献上了宝贵的生命援助。
在捐献行动中,先生的配偶及其三岁半的儿子一直给予他强有力的支持。孩子的话语“爸爸去救助他人了!我觉得爸爸非常勇敢!”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爱与担当在子女心中的延续。
捐献意义
于先生的捐献具有深远影响,这一举动使得二连浩特市多了一位第六位、锡林郭勒盟多了第十五位、内蒙古自治区多了第198位、全国多了第19474位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此举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信息,对社会产生了正面影响。
血液病患儿因此迎来了生存的希望,这一转变同时也激发了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关注。许多人由此认识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能够拯救他人生命,而且对捐献者自身健康并无不利影响。
呼吁行动
于先生强调,捐献造血干细胞并非令人畏惧的行为,它具备着重塑他人生命可能性的巨大潜力。他期望所有人都能成为守护生命的捍卫者,同时他也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并积极参与这一崇高的使命,为血液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他亲身体验后,向公众提出呼吁,强调微小的善举可能对他人产生深远影响。若众人携手相助,患者便有可能重获生机。
于先生的善行是否触动你的内心,激发了你效仿的意愿,促使你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