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被誉为“全球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事件,每年都成为社会焦点。2025年的春运,正值春节申遗成功之际启动,呈现诸多特色景观。在持续40天的春运中,预计将有超过九十亿人次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移动,这一巨大数字反映出人们急切归家的心情。
北京西客站春运客流情况
2025年1月19日,北京西客站迎来了众多返乡客流。春运进行到第六天,客流量持续保持高水平。旅客们已顺利进入车厢,眼中流露出对家的渴望。他们携带行李,共同心愿是返乡过年。现场工作人员正全力维护秩序,保障旅客安全出行。作为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北京西客站充分体现了春运的繁忙与热情。
在后疫情时期,公众对归家的渴望愈发迫切。北京西客站的客流量数据揭示了全国春运期间的人员流动态势。这一态势推动交通等相关部门增强服务力度,全力确保旅客出行顺畅。
贵州凯里村火车上的非遗之旅
2025年1月18日,贵州凯里,5640次“村火车”上发生了一事件。众多乘客乘坐该列车返家,车厢内非遗传承人向旅客们展示剪纸技艺。旅客们普遍偏好短途旅行,他们在回家的途中既体验了舒适,又欣赏了传统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不仅是旅行中的文化体验,而且是非遗文化以非传统交通方式传播的途径。剪纸作品每一件都体现了传承者的精湛技艺。这列乡村列车,通过融入非遗元素,不仅增添了温馨与文化的深度,也为乘客带来了独特的归乡体验。
南宁东站的非遗新春体验
2025年1月14日,南宁东站迎来了春运的首日。当日,两名大学生在车站现场参与了剪纸活动,感受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车站内洋溢着浓厚的返乡气氛。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旅客对春节的期盼。为了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车站工作人员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劳动。
返乡学生参与此类活动,不仅增色了他们的返乡之旅,更深入体验了家乡的传统文化。此举亦为车站带来了浓厚的节日喜悦。
中老铁路上的跨国春节文化主题活动
2025年1月14日,一场名为“一路欢歌一路情”的春节文化活动在D87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成功落幕。活动期间,列车上上演了歌舞、魔术及杂技等多种精彩表演。这些表演生动展示了中老铁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变迁与发展。
车厢内,旅客们见证了表演,见证了中老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列车行进在跨国铁路上,春节的气氛亦随之越境蔓延。两国演员各展所长,为旅客带来了一场风格独特的春节文化盛宴,两国文化特色在此交汇与融合。
福建泉州站候车大厅的非遗表演
2025年1月14日,福建泉州火车站的候车厅内,人声嘈杂。当日,一场高甲戏演出吸引了众多旅客的注意。非遗传承者现场呈现了木偶戏、南音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泉州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候车厅临时变成了非遗项目的展示地。
众多旅客,无论他们即将启程还是等待转机,均被现场所吸引。他们通过亲身感受,对泉州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现象使得泉州在春运这一特殊时段,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西宁火车站的非遗车厢活动
2025年1月14日,西宁火车站成功举办了非遗文化活动。活动中,旅客们有机会在车厢内近距离欣赏景泰蓝掐丝唐卡技艺。同时,他们还与乘务人员合影,留下了美好回忆。此次引入的青海特色非遗,不仅美化了车厢,也吸引了众多旅客的目光,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旅客在漫长的等待与乘坐期间,能够享受到更为多元的文化之旅。此举促进了更多人了解青海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青海本地居民而言,这无疑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尊。
春运时节,非遗文化与返乡旅程融合,为旅客的回家路增色不少。众多旅人在回家的路上感受到了地方及国家传统文化的独到魅力。2025年的春运,这样的独特体验是否也触动了您的心?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点赞及分享您的个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