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辅警杨黎敏身影频繁,工作态度坚定。中心内人群络绎不绝,她的服务故事引人入胜。看似平凡的日常交流背后,是她持之以恒的坚守与不懈努力,这也是她最鲜明的特点。

初入公安工作开启服务之旅

1997年,杨黎敏,20岁,踏入公安领域。起初,她担任派出所户籍窗口的辅警,这一岗位,她一干就是27年。起初,她用“陈师傅,您别急,我来帮您查证”等温馨话语,逐渐成为公安窗口的关键人物。她的工作看似平凡,实则意义重大,她坚守岗位多年。面对初入职场的不适和周围人的看法,她坚定地选择了这条服务之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本职工作中展现出更加纯熟和坚定的姿态。即便日复一日地处理着类似的接待任务,她始终保持着不懈的努力。无论是户籍登记、身份证办理、户口申报还是咨询接待等繁杂事务,在她的操作下都井然有序。这不仅彰显了她工作技能的进步,更是她对待职责认真负责态度的生动体现。

27年坚守窗口,接待60000余人次!辅警杨黎敏的平凡工作为何感动无数人?  第1张

享受平淡工作中的感动

提及窗口工作的单调,杨黎敏常面带微笑。她坚信在平凡的工作中,也能感受到独特的情感。这并非泛泛之谈,而是她内心深处的感悟。她所接待的每一位群众,都有各自独特的需求和故事。解决他们问题的过程,对杨黎敏而言,总伴随着感动。这份感动可能源于群众的一声感谢,也可能源于助人解忧后的释然。

她的工作岗位平凡无奇,她却投入情感,细致体会工作环境的细微之处。尽管她的工作不如处理重大案件那样充满紧张刺激,然而她在这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这种价值蕴含着一种无声的力量,在便民服务中心中悄然流淌,滋养着每一位前来办理事务的民众的心灵。

大量接待赢得群众赞誉

27年坚守窗口,接待60000余人次!辅警杨黎敏的平凡工作为何感动无数人?  第2张

自1997年投身公安事业以来,杨黎敏的业绩显著。她共接待民众超过6万人次,处理公安事务逾5万件。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她无数个辛勤工作的日夜。她对待每一次接待都极为认真,对每一起事件的处理都极为谨慎。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塑造了公安窗口辅警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她的名字在陶堰街道逐渐为人所知,提及她时,人们总是充满赞誉。群众间流传着哪些问题可向她寻求有效解决。她犹如一面旗帜,彰显了公安窗口服务的卓越与潜力。她的工作成效,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是街道上警民关系和谐与稳固的明证与支柱。

为特殊群众上门服务

2024年2月,陶堰派出所辖区发生了一起温馨事件。一名老人家属在便民中心办理医疗保险时,不幸发现自己的身份证遗失。老人因患病长期卧床,行动极为不便。家属带着希望来到公安窗口,寻求杨黎敏的帮助。杨黎敏在接到求助后,立刻上报所领导和上级部门,并携带设备迅速赶往老人家中。在老人床边,她为其补办了身份证,并在身份证制作完毕后亲自将卡片送至老人手中。

27年坚守窗口,接待60000余人次!辅警杨黎敏的平凡工作为何感动无数人?  第3张

该事件为她的工作生涯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她的举动迅速缓解了老人一家的紧迫困境。同时,这一行为向街道居民传递了明确信息,即陶堰公安窗口的服务充满人文关怀,对特殊状况的民众给予特别关照,确保民众在办理事务时不会感到无助和绝望。

耐心处理居民户籍事宜

2024年6月中旬,辖区居民柳先生及其家人焦急地抵达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他们急需处理户籍相关事务。杨黎敏在了解情况后,掌握了柳先生一家的具体需求和面临的实际难题。随后,她耐心且细致地阐述了合规的操作步骤,并告知所需提交的文件。在她的严格审核和协助下,柳先生一家的户籍事务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后,最终圆满完成。

27年坚守窗口,接待60000余人次!辅警杨黎敏的平凡工作为何感动无数人?  第4张

在此次事件中,杨黎敏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与专业素养。面对柳家一家的焦虑情绪,她并未感到慌乱,反而井然有序地引导了整个流程。她充分认识到户籍问题对家庭的重要性,因此在每个步骤都极为细致,绝不容许任何疏忽。这充分体现了她作为辅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是她多年户籍工作经验的体现。

敬业奉献在平凡岗位闪耀

杨黎敏坚信群众之事无小事。她因对工作的热爱,坚守岗位27载。她未曾因工作的平凡而退缩,亦未因业务的繁杂而轻易懈怠。她以勤务辅警的身份,在平凡岗位上展现了敬业与奉献,塑造了新时代勤务辅警的正面形象。她如同一个温馨的避风港,让前来便民服务中心的群众在她这里安心寻求帮助。

她的故事鼓舞了周围的同事,并在街道上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典范。我们从中见证了坚持不懈的精神,领悟到只要持之以恒地将平凡之事做到极致,便能创造出非凡的成就。亲爱的读者,你是否也认识那些默默付出多年的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