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至11月是杭白菊的收获期,浙江桐乡作为其原生地,吸引了广泛关注。该地区杭白菊种植面积达4.7万亩,占据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六成。干花产量超过5000吨,因此享有“中国杭白菊之乡”的美誉。同时,随着中医文化及中式茶饮在国际市场的流行,杭白菊也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杭白菊种植情况
杭白菊的最佳采摘期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位于浙江桐乡的气候条件适宜,为杭白菊的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该地区杭白菊的种植面积广阔,达到4.7万亩,在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中占比高达60%。此外,其干花产量亦十分丰富,总计超过5000吨。这些因素共同为杭白菊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桐乡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庞大的规模和产量,与其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技术的传承密切相关。种植者持续探索和改进种植技术,以适应环境变化,确保了杭白菊的高产量。
在庞大的产量背后,品质正在稳步提高。杭白菊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其甘甜、性凉的特点,在健康饮品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这为其在国内外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医文化带动出口
近年来,中医文化及中式茶饮在海外的影响力持续上升。中医的古老理念与现代健康追求存在诸多共鸣之处。中式茶饮凭借其独特的配方和制作技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药食同源且充满中国特色的杭白菊,也在这股热潮中备受青睐。海外消费者对中医文化中的养生观念产生兴趣,杭白菊的多重健康益处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例如,众多国外消费者开始尝试用杭白菊泡制茶饮,以养生保健。市场反馈显示,订单量持续增长,海外市场对杭白菊的需求逐渐扩大。
嘉兴海关帮扶举措
嘉兴海关充分认识到杭白菊出口的巨大潜力,致力于将地方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转变为外向型经济优势。为此,他们设立了专门的杭白菊出口技术支持小组,该小组由植物学博士领导。该小组的工作非常接地气,成员们定期深入企业车间,现场检查生产流程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他们还前往种植基地进行调研,观察菊花的生长情况。专家们向企业详细解读了进口国的检疫要求,包括欧盟等国家对农药残留量的不同规定。此外,他们还对出口通关流程和海关监管规定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有害生物防控方面,他们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体系,以提升有害生物防治效果。例如,他们向企业传授了预防虫害的科学方法。
小组在提升杭白菊品质上投入巨大努力。成员们定期进行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的监测。通过专业设备对农药残留量进行精确检测,确保杭白菊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这一举措对于杭白菊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和出口都至关重要。
企业受益情况
嘉兴海关的支持让企业深有感触。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曹鉴清特别强调了海关专家的细致指导。自菊苗移植起,专家便亲临现场提供指导,确保了种植初期的规范。在生长监测阶段,专家能迅速发现并调整养护措施。至包装入库,专家的严格审查保证了产品包装既安全又环保。公司严格遵循标准化种植标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曹鉴清表示:“有了质量安全保障,销量自然会提升。”众多杭白菊出口企业也分享了相似的经历,在海关的帮助下,它们逐步形成了品牌优势,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多份额。
出口成绩显著
嘉兴海关在促进杭白菊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嘉兴地区杭白菊出口量已达1024.45吨,较往年同期增长22.08%。这一成绩得益于种植者对原料的精心培育、企业对生产加工技术的持续优化以及包装存储水平的提升。海关在监管和扶持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提供了政策解读和技术支持等服务。这些措施帮助杭白菊在国际市场上稳固地位,并持续扩大销量。预计这种增长势头有望持续,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快。
杭白菊出口的未来展望
嘉兴杭白菊的出口业务正稳步增长。中医文化的国际推广为杭白菊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尽管面临国际质量标准的提高等挑战,品质提升是关键。海关等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与支持,企业需在生产中持续创新。同时,拓展杭白菊相关产品线,如复方茶饮,是值得考虑的路径。在国际市场推广方面,也应增强力度,提高海外消费者对杭白菊的认知度。
您认为嘉兴海关在促进杭白菊出口方面有哪些潜在的发展空间?欢迎留言探讨。如文章对您有所助益,请给予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