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2025年自动驾驶车队突破千辆,2026年扩张至3000台,未来3-5年迈向万台规模  第1张

近期,小马智行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公司正致力于向公众展示L4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众多积极迹象表明,其商业化潜力令人期待。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遭遇了不少挑战,其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备受瞩目。

车队规模稳步扩张

小马智行计划于2025年使自动驾驶车队数量超过一千辆,并实现每辆车的盈利平衡。预计在接下来的3至5年内,车队规模将从一千辆增长至一万辆。这一逐步扩展的过程体现了公司在商业化进程中的雄心。然而,公司能否按照既定计划成功扩大车队规模,尚待观察。

运营成本逐步降低

小马智行在商业化领域的拓展,主要得益于车队运营成本的降低。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Robotaxi的投放量已达到1000台,这使得公司达到了盈亏平衡点。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成本进一步降低,毛利率相应提升。同时,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也在持续下降,目前单车的成本有望降至二十几万元。然而,这种降本潜力能否持续释放,仍是一个待观察的问题。

运营管理日益精进

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应重视其运营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通过实施“整合资源”的运营模式,借鉴“工厂”式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例如,远程协助人员替代了传统的远程安全员,单个人员能够管理10至12辆车,这一数字未来有望进一步增加。在运营过程中,人机协作的效率是否还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地勤需求不断减少

运营中心在车管系统升级后,地勤人员数量有所减少,这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无人车队的运营模式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为了实现高效运营,我们还需在哪些技术和管理层面进行重点投入?

政策助力前景向好

政策支持成效显著。7月4日,小马智行在上海获得许可,其自动驾驶无人载客服务已扩展至北上广深。多地已立法规范,预计未来一两年内,行业将有望实现城市级开放。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商业化的步伐是否会进一步加快,值得关注。

商业闭环逐渐形成

从规范空白阶段至现今的商业化闭环收费,再到时段、牌照、区域的逐步放宽,商业运营规模已从局部扩展至全面。小马智行未来能否有效把握政策与市场机遇,实现L4级别的大规模商业化,这一点持续受到关注。你认为小马智行有否可能成功证实L4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欢迎点赞、转发及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