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共交通领域迎来自动驾驶的广泛应用,这一进展备受瞩目。市民将有机会体验创新的公交出行模式。此举标志着科技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

智能网联公交车的外观特征

济南的智能网联公交车从外观上与普通公交相似,车身长度约为十米。车身采用蓝白相间的涂装,既体现了泉城的特色,又便于市民识别。车辆中后部有“自动驾驶测试”字样。值得一提的是,驾驶室内依旧配备了方向盘、油门和踏板等部件,保持了与常规公交的相似性。这表明,尽管采用了自动驾驶技术,人工干预的设施依然存在,以确保公交行驶的安全。

济南市民注意!12月12日,首辆智能网联公交车开始载客示范运行,自动驾驶时代来临  第1张

步入车厢内部,可观察到与常规公交车相仿的诸多设计。车辆外观既沿袭了传统公交的显著特征,亦显著标识了自动驾驶技术,这些均体现了济南城市交通领域的创新趋势。

智能网联公交车的自动驾驶级别

智能网联公交1号线目前投入运营,其车辆属于L3级智能驾驶。L3级自动驾驶具备一定条件。通常情况下,车辆可自主运行。驾驶员无需持续关注路况,但仍需操控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等。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工作人员可即时接管,确保安全。

该自动驾驶水平虽非顶级,却已在公交运营领域为民众提供了新颖的出行感受。这一结合科技与公交的创新举措,体现了济南在交通智能化领域持续深入的探索精神。

济南市民注意!12月12日,首辆智能网联公交车开始载客示范运行,自动驾驶时代来临  第2张

车辆智能系统构成

自动驾驶系统是智能网联车的核心,它包含感知、决策和控制三大模块。感知系统扮演着类似驾驶员感官的角色,主要由车辆上的摄像头和雷达构成。该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全方位感知周围360度环境,并将信息传递至决策系统。决策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对感知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判断,随后运用算法确定最佳路径,并向控制模块发布运行指令,确保车辆平稳行驶。控制系统类似于人的神经系统,它根据决策信息,利用线控底盘技术,通过电信号传递指令,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驱动车辆前进。

公交车辆实现平稳自动驾驶得益于这些系统间的紧密配合与协同作业。每个系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宛如一个精细且结构复杂的团队正共同协作。

公交线路及运营情况

智能网联公交1号线沿奥体中路双向通行,其起点和终点分别为盛福花园站与燕山新居站,二者均为路中BRT站台。该线路采用直达模式,全程约4公里。盛福花园站的发车时间分别为上午9点半、10点半,下午1点半、2点半。

市民若需乘车,可利用“369出行”APP的智能公交预约功能,依据个人需求挑选恰当的时段和班次进行预约。在试运行阶段,乘客可免费预约,仅需在预约站点向工作人员展示预约码并完成核销,即可无障碍出行。目前,预约服务已开放至12日和13日,此措施有助于市民便捷体验新型公交服务。

未来发展规划

L3级智能网联公交车已投入运营,载客服务展开。济南在自动驾驶公交领域设定了更宏伟的目标。L4级无人驾驶公交车已引入,前期筹备工作亦在推进。预计不久的将来,更高等级的无人驾驶公交车也将投入载客服务。这一进展显示了济南在推进自动驾驶公共交通方面持续进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以更先进、高端的技术服务公众。

乘客体验与变化

济南市民注意!12月12日,首辆智能网联公交车开始载客示范运行,自动驾驶时代来临  第3张

市民体验到智能网联公交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出行方式。乘坐此类公交车,他们能深切体会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例如,通过应用程序预约车辆既方便又快捷,而且短途的一站式直达服务大大缩减了出行时间。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益处的同时,市民对交通智能化的发展也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这一变化将逐步调整市民的出行习惯及思维模式。您是否已经急切期待着亲自感受自动驾驶公交车的乘坐体验?我们期待大家踊跃点赞并分享您的见解。

济南市民注意!12月12日,首辆智能网联公交车开始载客示范运行,自动驾驶时代来临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