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质量品牌和标准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揭秘83家企业入选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的背后故事  第1张

滨州近期在市场监管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标志着行业的发展进步,而且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成果得益于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环境改善等多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值得特别关注。

服务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滨州市场监管部门整合了质量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势。在质量品牌提升方面,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有83家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入选,17个产品被评为“好品山东”品牌。此外,标准化工作取得创新成果,制定了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建设标准,并发布了多个产业链标准体系,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也取得突破。在专利培育领域,成绩同样显著,专利密集型产品同比增长360%。这些成果对滨州产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滨州相关部门正稳步推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主动将职能与产业实际需求相融合,确保职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在品牌建设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滨州展现了其在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望未来,能否持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备受期待。

营商环境优化成效突显

滨州市场监管部门致力于改善商业环境,为企事业提供了众多便利条件。他们细致入微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已办理企业诉求74项,并成功争取到2145万元市级高质量发展资金。此外,他们还推动了“个体工商户金融伙伴培育计划”,该计划成效显著,共发放了661.83亿元的小微企业普惠贷款。商业环境的优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滨州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对企业的扶持态度。这种扶持不仅包括资金支持,也体现了对企业发展愿景的认可。此举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滨州,提升滨州市场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是否会有更多企业因这些优惠政策而选择滨州?

竞争环境进一步净化

滨州市场监管部门在优化竞争环境方面,已清理相关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1278份,并查处了26起不正当竞争案件。此外,该部门还高标准推进了直播带货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工作,其成功经验已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确保竞争环境的公正与有序对地区商业成长极为关键。滨州市在促进这一环境上的努力,展现了其对市场法规的高度重视。通过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滨州市进一步捍卫了合法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未来,滨州市在维护竞争秩序方面,将尝试采取哪些创新措施?

消费环境不断向好

滨州全面推行“放心消费在滨州”计划,有效提升了消费环境。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规范,已超过200家,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成效显著。累计处理投诉、举报、咨询9.36万起,挽回经济损失达627万元。此外,在12315效能评估中,滨州位列全省前茅。消费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

滨州已采取多项举措,旨在打造一个更加令人安心的消费环境。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此举对滨州消费市场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滨州未来是否将进一步增加对消费环境改善的资金投入,值得关注。

监管服务理念深入推行

滨州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化服务型执法作为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实施“3+N”模式,在执法前移、宽泛执法和后续服务等多个层面,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他们设立了执法后续服务专家库和小组,确保一般程序案件执法后续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累计为2687家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监管与服务的紧密融合。

执法模式的变化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监管模式,企业由此认识到执法不仅包含惩罚,更包括支持与帮助。这种创新的服务与监管观念为企业成长创造了有利环境。此模式是否可被其他地区作为参考样本?

访企问需帮扶精准实施

滨州市在执法过程中实施了“走访企业,了解需求”的活动,以深入掌握企业的具体需求。例如,在阳信县针对牛羊肉食品安全监管与产业推进方面,实施了“食品安全护航”的帮扶措施,成功培育了55家行业领军企业。此举措将食品安全监管与产业进步有效融合,为企业提供了精确的支持。

这种帮扶措施立足于企业实际需求,具备显著针对性。它能助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具体困难。滨州未来是否会在更多产业领域推广此类帮扶模式,尚待观察。我们诚挚邀请读者参与讨论,为文章点赞并分享,共同关注滨州市场监管服务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