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乡村振兴进程中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其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要脉络的策略,值得人们关注。在全县积极开拓振兴之路时,发展产业作为稳定增长的重要要点,犹如关键钥匙。

高台县现代农业新突破:250万元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元旦前首茬菜心即将采收  第1张

太安村的现代农业发展

太安村位于高台县巷道镇。这里有着多年进行设施蔬菜种植的基础。当走进太安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时,可以看到新建的连片双面保温钢架大棚排列得十分整齐。一个月前开始点种的菜心,到现在已经长得翠绿。管理员桑国福表示菜心的长势良好,在暖棚中的菜心到元旦的时候可以进行采收。太安村积极地争取到了 250 万元的项目资金,建设了 7 座单体面积为 2860 平方米的双面保温钢架大棚,并且还配备了多种附属设施。

太安村形成了一种以供港蔬菜和高标准日光温室产业为主的增收业态。太安村致力于让蔬菜品种实现多样化,实现差异化,实现时令化等。这既体现了太安村自身的发展进步,也反映了高台县在发展农村产业过程中的一个成功范例。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布局

高台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当下重要任务之一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主要通过立足资源优势,持续调整产业结构,还深入开展农村改革工作,在全县大力推动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高台县现代农业新突破:250万元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元旦前首茬菜心即将采收  第2张

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方面着力。着重培育“制种”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并且培育“蔬菜”以及“草畜”产业。借助调整产业结构,构建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态势。这些举措给高台县乡村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深远且正面的作用。

政策和资金支持

高台县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大了对其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政策能为产业发展助力,资金也能为产业发展助力。这两者就如同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撑,对于培育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以及标杆企业,都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今年,高台县完成了 10.2 万亩玉米制种以及 9.4 万亩非主要农作物制种。在设施农业领域,对 500 座日光温室进行了改造,新建了 126 座三代钢架大棚,还改(扩)建了 2 个千亩设施产业园,同时落实了 3.2 万亩设施农业。众多资金投入到这些项目当中,这为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足的物质保障,进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台县现代农业新突破:250万元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元旦前首茬菜心即将采收  第3张

产业链条的完善

高台县在产业发展时,将坚持市场导向作为重要原则。基于这一原则,高台县不断推动产业链条得以延伸。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完善涉农全产业链的目标。

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达到了 72%。涉农产业链条完善后,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产业创造出更大利润空间,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元方式,有助于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高台县有 136 个村,这些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了 30 万元及以上。这显示在整个高台县范围内,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全面的提升。村集体经济的提升,能够为村庄的治理工作以及后续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经济基础。

基础建设有其资金来源,公共服务也有自身的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来源都被用于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这对高台县的乡村振兴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多方协同的成果

回看高台县的整个产业发展情况。这一发展是由多方面共同协作完成的。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进行了战略层面的布局,制定了相关政策,并且投入了部分资金。各个村庄都十分积极地参与到项目的争取工作中,例如太安村就主动积极地争取项目资金。农民也是其中关键的参与主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之中。

各方齐心协力,推动了高台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向前。当下,高台县在乡村振兴的多个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果。那么,其他地区能否参考高台县的模式?期待读者踊跃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