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大地在十月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马铃薯和苹果喜获丰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特色产业链正在逐步成型,这些亮点吸引了众多目光,聚焦于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
平川区马铃薯丰收景象
平川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3万余亩,正值丰收时节。种田乡的种植基地人声鼎沸。2023年,收割机在此频繁作业,机械化操作使得薯土迅速分离,大量圆润的金黄色马铃薯被成功挖掘。工人们分工协作,从事分拣、搬运和装车等工作。种田乡积极推广新技术,昊天农场负责人王昊在五星村建立了千亩种植基地,种植多种马铃薯,亩产量约4500斤,早熟品种直接进入市场,中晚熟及晚熟品种则送往淀粉厂。
该地区的机械化技术在种植的多个阶段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从播种前的施肥到最终的收获环节。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劳动力市场的活跃。数据显示,这些技术吸引了村中众多闲置劳动力参与工作,以赚取收入。
农民从马铃薯产业的获益
在马铃薯收获季节,当地村民迎来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例如,种田乡五星村的王生荣已经采摘土豆20天,每日可赚取130元工资。这项工作离家不远,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众多与他相似的村民在丰收期间通过劳动获得了收入。这种就近就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这也体现了平川区马铃薯产业对农民增收的积极推动作用。
平川区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多重价值。它从源头出发,不仅显著提升了产量,还确保了粮食安全。此外,这一进程还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实际推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平川区苹果丰收盛景
平川区超过一万亩的苹果园,本季同样迎来了丰硕的收成。宝积镇窎沟村的果园内,苹果挂满了枝头。2023年,果农们辛勤地采摘、分拣和装箱。冯玉岩是宝积镇的一位种植户,他拥有两片果园。其中一片果园的亩产量大约在8000斤左右,其口感佳、色泽美,深受外地客商的喜爱。若被山东客商提前预订,销售问题自然不成问题。
果农们的丰收得益于辛勤耕耘与汗水付出,以及平川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他们通过精心耕作,保障了苹果的高品质产出,体现了农业从业者务实的工作态度。
平川区拓宽苹果销售渠道
平川区在苹果销售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该地区积极促进电商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涵盖电商公共服务、物流配套设施以及乡村网点的建设,以此推动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同时,支持邮政、物流和电商等领域共同建立共享的配送网络。此举有助于弥补农村寄递物流的不足,为果农销售苹果带来极大便利。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苹果的销售效率,增加了果农的收入,并确保了苹果产业的稳定发展。
平川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显著增强了当地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果农们销售难题得以解决,从而能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果园的管理工作。同时,这些举措吸引了众多外地人士对平川苹果的关注,这对于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大有裨益。
平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平川区在农田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已累计建成13.1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至23.58万亩。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平川区在土地资源利用和农业规划方面的辛勤付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包括土地平整、灌溉设施优化等多项工作。
农田的高标准配置为作物生长创造了优越环境,这对马铃薯与苹果等农作物的丰收至关重要。这一措施显著提升了土地的产出能力,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平川区特色产业全链构建
平川区正积极推动肉牛、肉羊、生猪、黑毛驴、文冠果、菊芋等特色产业发展。2023年,该区紧密围绕产业布局,依托特色资源,针对市场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提质增效的行动。其目标是构建涵盖“育、繁、种、储、加、销”的完整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一全产业链的构建意义重大,它不仅能提升特色产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还能增加产品附加值,进而促进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支持。
平川区的农业成就对其他地区的乡村发展有何启示?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并请各位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