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建水县司法局主动推进“护苗行动”,在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领域投入大量工作。这些举措对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具有正面影响。
法律援助与普法宣传并重
建水司法部门认识到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性。自2019年起,该地区众多社区见证了他们的普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传授法律常识。此举一方面针对青少年法律知识不足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旨在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比如,遭受校园欺凌的青少年在参与活动后,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权益。该措施促使众多青少年对法律产生了信任感。
同时,这种并行实施的模式有助于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推进。在小学中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们能亲身体验到法律的庄严与严肃。
完善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机制
自2020年以来,建水县司法局持续对案件处理流程进行改进。例如,在法律援助申请环节,以往的手续繁杂,现已大幅精简。在人员配置上,他们精心挑选。2021年,一名14岁少年涉嫌盗窃,援助中心特地指派了擅长与未成年人交流的资深律师。此外,案件全程都得到了密切关注。案件结案后,还会进行回访。为此,负责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2022年,共举办了三次专业培训。法律援助服务窗口也持续优化,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工作人员在服务窗口表示,他们力求确保所有前来求助的未成年人均能迅速获得帮助。此举对于提升案件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具有明显效果。
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自2018年起,建县内公检法系统与妇联、团委等机构展开了紧密合作。以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为例,部门间信息交流迅速。案件判决后,妇联等机构能及时提供心理辅导等服务。这种跨部门协作显著提高了法律援助案件的整体质量。
在现实中,相关机构定期就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交流与协商。2021年,此类会议共举行了四次,旨在总结过往经验,并力求更有效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重视受援人满意度调查
建水县司法局高度重视受援者对法律援助服务的满意程度。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等方法。根据2022年的调查数据,超过85%的未成年受援者对法律援助服务表达了满意。这一调查成果为优化案件受理与处理流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一旦受援者提出相关问题,相关部门会迅速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例如,当受援者指出法律援助申请处理中的等待时间较长时,司法局随即对办理流程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加强经费保障
建水县司法局近年来在法律援助资金配置上持续提升保障力度。该局成功争取到更多公共财政资金支持,2023年的法律援助资金相较2020年增长了约20%。部分资金被用于优化办公条件,确保未成年人与家长在寻求援助时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服务。
部分资金被分配用于加强法律援助团队,这一举措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队伍建设是关键
建水县司法局一直将队伍建设视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成功的关键。在过去三年里,通过自学、集中培训以及外出交流学习等多种途径,法律援助团队在人员数量和专业能力方面均实现了显著进步。目前,团队中已拥有超过10名精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员。
您是否对周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服务感到满意?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