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长沙城南的湘江之上,传来“合龙了!”的欢呼声。这是全国首座“双飞燕”四跨连续中承式钢桁拱柔性系杆拱桥——暮坪湘江特大桥主桥,主体工程宣告完工,成功合龙,成为交通建设领域的一大亮点。
暮坪湘江特大桥项目概况
暮坪湘江特大桥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项目,全长约4.416公里,其中桥梁部分长达3.952公里。该桥的河东起点设在万家丽路与中意路交汇处,河西端则位于坪塘大道。大桥的建成将优化长沙南部交通骨干路网。据数据预测,市民往返大王山与长沙南部区域的时间将显著减少,由原先的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极大地便利了市民出行。
大桥建成后不仅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其对周边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样不容小觑。在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此类交通枢纽扮演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融合的关键角色。
独特的桥梁结构与优势
暮坪湘江特大桥的主跨由两跨组成,每跨长度为180米,共计78个节段,以及近4000个钢结构吊装单元。梁段间通过全焊接连接,主桥上部的钢结构总用钢量达到1.6万吨。桥梁的形态犹如展翅飞翔的燕子,采用了钢桁架飞燕式拱桥的设计。此结构拥有诸多优势,包括强大的跨越能力,有效连接湘江两岸的交通;高承载能力,足以支撑大桥上繁多的车流和负重;出色的稳定性,可抵御各种外部不利因素;其优美的造型不仅满足了城市美观的需求,也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建筑理念。
下一步施工计划
主桥已成功合龙,但仍需完成多项后续工程。包括人行道挑臂的安装、桥面板的铺设以及外漆的喷涂等,这些工作均已纳入施工计划。施工团队致力于尽快完成项目,以便大桥早日投入使用,发挥其交通功能。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每一环节都需细致安排。尽管主桥合龙标志着项目的重要进展,后续工作仍需谨慎对待,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稳步进行。
承建单位情况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子公司湖南路桥集团负责暮坪湘江特大桥主桥的建设。该集团并非首次承担长沙重要过江通道的建造任务,此前已成功建设了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福元路大桥及香炉洲大桥,此次暮坪湘江特大桥的承建已是第六次。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该团队在过江通道建设领域的深厚经验。
施工中的难点与创新
暮坪湘江特大桥设计独特,工艺技术繁复,施工面临巨大挑战。项目团队秉持科技助力、智慧建造的原则,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主桥部分使用了10个深度达31.8米的钢围堰,相当于十层楼高。湘江段施工环境特殊,水深、河床起伏不定,无覆盖层,地质条件复杂。这些因素使得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面临极大困难,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尤为严格。项目团队在无覆盖层且地质复杂的深水域,创新性地大规模应用PLC工法桩进行主桥承台围堰施工,这一技术革新有力保障了大桥的建设质量。
大桥对区域交通的重要性
暮坪特大桥成功合龙,横亘东西两岸,成为南部片区关键的过河交通枢纽。此通道显著提升了长沙南部的交通便捷度,强化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这不仅便利了居民的日常出行,还对长沙南部地区的物资流通、人员往来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此类跨区域的便捷通道,亦将推动整个区域的资源整合与进步。
暮坪湘江特大桥的通车对当地经济发展将产生何种程度的促进作用?诚邀各位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