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上演了一幕温馨动人的场景。V爱之家于大雁山森林公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自然教育活动。活动主题为“自然心育——将森林封装于瓶中”。该活动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亲子间的情感纽带,吸引了众多目光。

活动启动基础

在深圳,一场特别的亲子活动,带你感受生命的神奇与魅力  第1张

当前,生活节奏快速,孩子和家长间的深入沟通机会较少,亲子关系遭遇挑战。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持续努力改善这一状况。11月1日早上,玉塘街道选定了洋溢着自然气息的大雁山森林公园作为活动场地。V爱之家的工作人员细致规划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社会工作者们也热情参与,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他们提前对场地进行了考察,准备了所需的材料,包括彩笔、剪刀以及制作生态瓶的各种用品,仅物料准备就耗时约一周。

本次活动中,邀请到辖区内的众多亲子家庭共同参与,报名的家庭总数共计20组。孩子们与家长们均对这一创新形式的亲子活动抱有极高的期待。

社工引导激发热情

活动启动后,心理社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社工首先在公园的小广场上,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方式,详细阐述了生态瓶的内涵与功能。他手持一个精心制作的生态瓶样本,向众人展示了瓶中的微观世界。“这小小的生态瓶,宛如一个迷你版的大自然”。通过这一比喻,众多孩子与家长迅速领悟了生态瓶的内涵。此番介绍有效地唤起了亲子家庭的创作欲望和热情。家长们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眼中也流露出好奇与期待。

家长群体认识到,通过制作生态瓶,他们能与子女共同参与一项既有趣又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从而帮助孩子更深入地认识生态系统。而孩子们则单纯地被这个新奇的想法所吸引,认为这个瓶子能够变成一个微型世界。

公园寻找自然材料

大雁山森林公园内,游客们纷纷行动起来,投身于寻找自然材料的探险之中。公园内植被茂密,自然材料触目可及。众多亲子家庭分散成小组,他们不再在城市生活中显得拘谨,而是勇敢地在树林间穿行,在草丛中细心翻寻。

亲子家庭在活动中寻得美丽树叶,阳光下它们宛如翠绿宝石;孩子们还发现了形态各异的树枝,可作生态瓶的点缀。据不完全统计,每户家庭平均收集了至少五种自然素材。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对平时忽视的植物有了新认识,家长们亦重拾了久违的童趣。

整个活动历时大约一小时,期间并未出现家长对辛劳的抱怨,孩子们也没有叫苦不迭。现场洋溢着寻找自然材料的欢愉氛围。

创作融入多元理解

挑选完材料后,参与者们借助彩笔、剪刀等工具,巧妙地运用创意,为自然素材增添了新的色彩与形态,并将这些作品精心地装入生态瓶。在制作过程中,每个亲子家庭都倾注了对生命多样性的独特见解。例如,某家庭制作了一个模拟海底生态的生态瓶,将搜集到的蓝色石块作为海底的礁石,用绿色树叶模拟海草;另一些家庭则打造了具有热带雨林特色的生态瓶,通过树枝搭建出雨林的立体结构。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家长亦积极响应,他们依据孩子的创意来调整作品。部分家长先前对自然生态的认知较为局限,但在孩子的引领下,观念亦随之拓展。每一款生态瓶均凝聚了亲子间独特的智慧与创意。

共同成长见证神奇

社工指导亲子家庭关注生态瓶内的动态,诸如植物的成长和微生物的活动,以亲身体验生命的变化。生态瓶犹如缩小版的大自然,孩子们和家长对此表示认同。在这个微缩世界中,生命逐步演变。这一环节是自然心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们表示,他们计划每日与孩子共同记录生态瓶中的生命历程。孩子们则对观察微生物的成长充满期待。这一共同关注和记录的过程,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联系。

成品展示增进交流

众多亲子家庭自豪地展示着他们的作品,彼此间交流着创作的喜悦。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温馨。一名孩子手持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其他小朋友解释为何选择这种材料制作这一部分。一位家长感慨道:“在制作过程中,我对生命的理解与孩子有所不同,尽管存在分歧,但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相互间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这种分享与交流跨越了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界限,更多地体现了亲子团队间的互动。此类活动显著增强了辖区内的亲子关系。您是否参与过此类促进亲子关系的活动?期待大家踊跃点赞、转发本文,并留下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