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华丽转身:紫识东苑,从喧嚣餐馆到静谧雅致的白房子  第1张

紫识东苑的出现成为城市中的一个亮点。原来这里是人声嘈杂的餐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静谧且雅致、宛如白房子的社区博物馆。其外墙上印着两行富有诗意的字,这样的转变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并且它并非遥不可及,在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免费向公众开放。

从餐馆到博物馆的转变

城中村的华丽转身:紫识东苑,从喧嚣餐馆到静谧雅致的白房子  第2张

这段时间,这里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曾经有烟火气的餐馆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散发着独特文化气息的白房子。这种转变没有进行大肆宣传,却把热闹的地方变成了宁静的文化场所。当地居民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目睹了这一神奇转变的过程,从每天的喧闹到现在的雅致宁静,令人惊讶。

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在外观方面,还体现在功能上。餐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餐饮服务,然而如今的紫识东苑已成为具有艺术展览自然教育功能的社区博物馆,为周边居民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体验。

紫识东苑的馆藏宝贝

紫识东苑拥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馆藏,那就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部作品在同类出版物中处于领先地位,它将精品佳作收录得最为全面,出版规模也是最为宏大的。这一巨著在书柜中依次排列,其展现出的非凡气度让看到的人常常怀有敬畏之情。

这个馆藏并非只是表面好看。每周五晚的“‘大系’开卷”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驻馆艺术家借助镜头,将画册中的画作高清放大并投射到屏幕上,接着与观众一同探讨画作的内容。这样一来,这些画作得以被真正欣赏和解读,让更多的人能够对经典绘画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现场民众感受

在一个周五晚上的“‘大系’开卷”活动现场,有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他们的儿子前来参加。他们说大屏幕上的画作画面视觉冲击力很足。他们都没有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孩子或许也不能完全理解那些画作,但这种艺术的熏陶已经在孩子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这表明紫识东苑的活动具有特殊意义。它给予普通民众接触平常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领略的画作的机会。对于那些缺乏艺术接触机会的普通家庭而言,就如同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向艺术世界的门。

空间规划与展览情况

紫识东苑的空间规划及设计由创始人朱淑桢亲自打造。一楼左侧有个小展厅,该展厅已举办过多场展览。比如不久前举办了“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海洋文化的影像作品展。在这个展览期间,旁边景龙小学的小朋友时常会进入展厅。

小朋友们在这个空间中十分自在,他们会席地而坐来观看纪录片。他们将这里视作乐园一般,常常前来逛逛。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够收获快乐,还能够发现不同的东西。这些都得益于紫识东苑的公共开放以及丰富的展览。

创始人的初心

创始人朱淑桢打造紫识东苑,这源于她对博物馆文化的热爱。早年,朱淑桢前往英国、新加坡等地进行游学。在英国考察的过程中,透纳当代艺术馆“以观众为中心”的这一理念深深触动了她。

朱淑桢幼时居住在景田,景田对她而言是充满感情的地方。紫识东苑在景田城中村落地,她期望能够为这里的居民提供服务,把博物馆的文化服务领域予以拓宽,为市民提供更多开放的学习资源,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紫识东苑的社会意义

紫识东苑对社区的文化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它的开放政策是免费的,这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艺术展览和自然教育。它没有大型博物馆那样的距离感,已成为社区居民随时可以进出的文化空间。其他社区是否能创立起类似的文化场所?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