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了一场充满积极互动的对话:“船长您好,贵船是否需驶入黄浦江?”“海事工作人员,感谢您的及时到来……我们是否需要像往年那样申请检查,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船长,请勿着急……只要按照规定操作,您的船只便能顺利进入进博会核心水域,不会影响您的船期……”这一互动充分展现了上海海事部门为保障进博会而精心筹备工作的一个缩影。
进博先锋联合活动开展
10月24日下午,上海浦东海事局携手吴淞海事局与太仓海事局,在长江太仓至上海段海域的船舶上举办了“海事流动服务驿站”进博先锋联合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保障第七届进博会的顺利进行。海事人员主动登船,将服务直接带到船员身边。他们如同默默守护的卫士,正积极为进博会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此次联合行动并非无端之举。鉴于进博会这类重大活动的敏感性,海事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亲临船舶现场,将各项服务直接提供给有需要的船长与船员,这一举措无疑为进博会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保障基础。
活动重点选取的船舶类型
此次进博先锋联合活动主要针对长江(太仓至上海段)的支线集装箱船舶进行关注。这些船舶的航行路径中,部分区域位于进博会的核心管控水域。进入冬季,随着浓雾和强风季节的逼近,这些船舶的安全隐患愈发显著。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它们可能面临诸如系固绑扎不牢固、稳定性计算不准确等问题。
集装箱可能面临坠入江中的风险。若此情形发生,将引发航路拥堵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历史上已有类似事件,导致周边船只通行受阻,货运延误等问题。因此,针对此类船舶进行专项活动极为关键。
三方海事部门的协同联动
浦东海事局主导,联合吴淞海事局与太仓海事局,共同推进了协同作业。鉴于各区域船舶监管状况存在差异,三方经过深思熟虑,对共性及个性问题均达成了共识。他们充分认识到,在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合作是保障安全和效率的关键。
三方协作机制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实用性。以往独立监管模式中,往往存在监管盲点或重复劳动现象。借助这种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对船舶的全方位监管。这如同齿轮之间相互咬合,构建起一个紧密且高效的监管网络。
共同安全管理问题交流探讨
在活动期间,辖区内的三方海事机构邀请了主要内支线船舶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船员代表。这些代表们汇聚一堂,针对安全管理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与会者纷纷发表见解,提出了众多关于船舶安全管理的实际见解。
海事部门主动向相关公司和船员传达了进博会的监管规定及安全警示。对于涉及热点和难点的问题,他们耐心地进行了解答。例如,针对新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是否符合进博会标准等问题,海事部门提供了详尽的回复。此外,他们还认真听取了关于船舶码头作业安全、执法互认等方面的意见和需求。
海事部门组织联合核查与巡视
海事部门、船舶管理人员以及船员一同登上了内支线集装箱船,展开了联合的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他们对船舶的各个重要部分进行了详尽的检验。此外,三方海事部门还联合对浦东海事局辖区内的部分码头以及吴淞海事局的锚地进行了巡视。
联合核查与巡视活动能够有效识别船舶及码头等场所的潜在安全隐患。如在码头巡查过程中,可能发现货物堆放不合规等问题,巡视人员将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以预防潜在危险,确保进博会期间的安全得到保障。
浦东海事局的目标期望
浦东海事局相关人士指出,浦东海事处位于上海关键发展区域的外高桥地区。作为直属海事系统的分支机构,该处始终贯彻“越办越好”的指导思想。为保障进博会的顺利进行,该处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海事流动服务驿站”进博先锋联合活动便是其中的关键举措之一。
浦东海事局期望借助进博会的契机,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合作。其目标在于构建一个行业治理的高效互认机制。此举旨在提升船舶航行的效率,同时增强区域的通航整体效能,进而对长三角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更显著的推动作用。读者朋友们,您认为这些海事部门的措施将对进博会带来哪些长远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并请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