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万亿城市占全国1/3,如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第1张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这一进程不仅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关键部分。其独特的模式和取得的成就,既是瞩目的焦点,也是热议的焦点。

发展成果显著

长三角地区在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据12月4日发布会信息,该地区拥有超过全国三分之一比重的“万亿城市”。这一比例充分揭示了长三角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关键作用。其展现出的区域经济强劲韧性和活力尤为引人注目,并凸显了其作为经济增长点、动力源泉和试验田的角色与担当。这些数据不仅是成果的有力证据,还为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三省一市在发展动态上,正积极执行相关任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他们聚焦“一体化”与“高质量”两大核心要素,以“四个统筹”与“五项任务”为基础,精心编制并全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这些行动有力地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进程,确保了其向着更佳方向稳健前进。

合作事项众多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在合作领域表现出高度积极性。他们首先共同推动了18项关键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横跨多个领域。此外,他们还在迅速推进10项旨在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项目,这些项目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全力推进区域事务合作。区域物流质量、效率与成本得到提升,此举有助于减轻企业运营负担,并推动贸易繁荣;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持续进行,有效消除地区障碍,促进资源合理分配;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行动的深入开展,旨在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共同维护长三角地区的绿色生态环境。

创新驱动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万亿城市占全国1/3,如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第2张

长三角地区持续进步的根本驱动力在于创新。观察其地理分布,从安徽合肥的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至上海浦东的张江科学城,这些区域通过长江紧密相连,构成了创新的核心脉络。

长三角地区正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的联合研究项目。目前已成立的首批12个创新联合体正致力于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他们正朝着打造智能化制造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使长三角在国内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而且显著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

开放平台助力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三年规划(2024至2026年)已正式发布并执行,该规划有望为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七届进博会的召开取得了显著成效,意向成交额累计达到800亿美元。这一成交额的规模彰显了进博会在全球经贸交流中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也突显了长三角地区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关键地位。进博会吸引了众多国际客商参与展示与交易,成为长三角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民生保障加强

长三角区域在民生保障方面持续努力。该地区率先推出了全国首个关于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地方标准,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它成功实现了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四地食品信息的追溯与共享。

四大区域原先独立的食品信息点,通过该标准实现了互联互通,构筑起一道食品安全防线。此举有效提升了民众的饮食安全信心,为长三角居民提供了购买食品的额外保障。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在民生领域的显著成效,是最直接的利益体现。

协同产业发展

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表现突出。该基金在两期中投资了47个子基金及52个直接投资项目,涉及底层项目近千个。此等大规模投资在助力企业发展上成效显著,已助力长三角地区孵化出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长三角地区城市在能源方面相互支持。比如,沪苏天然气联络线、沪浙天然气联络线二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显著增强了省际间的天然气输送和分配能力,年增输量超过30亿立方米。这种合作模式为长三角的产业及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您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创新发展的趋势有何见解?期待您在此交流您的看法。若您认为本篇报道具有参考价值,欢迎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