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森林警察大队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备受瞩目。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相关部门的责任感,同时也为生态文明的整体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巡逻规划着眼重点区域
森林警察大队充分认识到,掌握关键区域信息对于生态保护至关重要。民乐县自然资源丰饶,拥有众多保护区。大队对林区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细致分析,精确识别了环境资源安全风险的高发区。例如,退耕还林区与公益林区成为大队的重点监控区域。民警们深入这些区域,进行日常巡逻防控,不留死角。巡逻过程中,他们带着明确的目标,积极搜寻潜在案件线索,这一举措是他们主动投身生态保护工作的显著表现。
民乐县通过加强巡逻防控,对关键生态区实现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执法大队始终坚持“三见”原则,即“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为了提升森林管理效能,巡逻频次和密度持续增加。此举显著提升了林区的警见率,使得山川更加清澈,森林更加宁静,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图景正逐步呈现。
多部门联合专项行动
自然保护领域,单打独斗难以奏效,跨部门合作成为高效保护的核心。森林警察大队在民乐县多个重要自然区域展开行动。祁连山区的踏马窑、豹子崖、海潮坝等地,是众多鸟类栖息、野生动物繁衍以及野生植物生长的场所,大队在此开展了超过10次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巡查。他们并非独自作战,县林草局、水务局等机构同样是其盟友。大队与这些部门携手,共进行了5次针对非法占用林地、非法采砂的排查整治行动。在合作过程中,他们共同实地核实了3处疑似占用林草地的情况,并对6处古树名木的生长地进行了检查。这一系列联合行动,全面增强了民乐县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
新型警务模式打击犯罪
时代进步下,生态环境犯罪呈现出新动向。民乐县森林公安部门紧跟时代,主动构建“专业警务+协同机制+大数据应用”的新型警务运作体系。这一创新举措显著增强了打击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森林、破坏野生动物及植物资源等涉生态环境犯罪的能力。同时,部门间的联动机制持续优化。森林公安大队与林业、环保等部门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在案件处理上实现了高效协作。线索通报、案件移交及联合执法等机制均运行顺畅。今年至今,该模式的高效运作助力成功侦破了9起环境类刑事案件。
宣传引导营造保护氛围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打击违法行为,更需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具有长远价值。大队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对森林资源保护、草原防火、野生动物保护及林区治安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普及。通过这些宣传,公众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宣传活动中,大队运用具体案例进行法律解读,举办了三次警示教育活动。这些案例如同钥匙,打开了公众对生态保护法律知识的认知之门。同时,发放了超过500份宣传资料,使更多民众能够全面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
动物救助彰显工作成果
森林警察大队的主动行动在动物救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成功救助了众多珍稀动物,其中包括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十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十八只属于“三有”保护动物的物种。这些具体数字不仅代表了一群生命的获救,更彰显了森林警察大队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严谨态度和细致工作。每一次的救助行动,都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坚定维护。
保护生态文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民乐县森林警察大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仅是少数人的责任。我们诚挚地询问广大读者,在您的生活中,是否能够从自身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森林警察大队的付出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希望其成果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进而激发更多人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