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阻水片林的清理工作对行洪安全产生了直接影响,平潭综合实验区检察院为此投入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并成功实现了河道的恢复与畅通。检察官陈捷亮在见证了河道清理的成效后,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微笑。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此次河道治理的整个流程。

线索到来

2025年3月,福建省检察院将一宗案件线索转交给平潭检察院,该线索揭示了平潭地区阻水片林可能对河道行洪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依托“河长 + 检察长”的联合工作模式,公益诉讼检察官团队联合区河长办公室及当地片区管理局政府的工作人员,迅速奔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这一行动的开展,标志着对河道阻水片林整治工作的正式展开。

现场初查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厝祥村和红山村的新城1号渠与4号渠交汇处的河段存在严重问题。该河段内,大面积分布着高大的水生植物,已构成约15000平方米的阻水林带,亦即所谓的“绿色屏障”。此外,该林带仍在不断蔓延,严重阻碍了河道的主要通道。如未及时开展清理工作,汛期到来后,河势的稳定性可能受到威胁,洪水流动将受阻,进而对区域内行洪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15000平方米阻水片林被清理!今年防汛压力能减轻多少?  第1张

忧虑显现

平潭地区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迎来台风季节,这一现象引起了检察官陈捷亮的高度关注。他强调,如果河道中的阻水片林不能得到及时清理,汛期河水有可能会泛滥,从而给民众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陈捷亮的这一担忧凸显了他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检察建议

在四月同一个月份,平潭检察院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回应,并向相关行政机构及当地政府提交了检察建议。建议中强调,需依照法律法规履行河道监管职责,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手段,提高巡查频次,开展整治行动,同时,在规定时间内移除影响行洪的障碍,从而保障河道畅通无阻,确保各方安全。

积极整改

在检察机关的积极推动下,行政机关与平潭检察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合作,共同协商并落实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双方联合属地政府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相关区域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走访,同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具体部署。在此基础上,他们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整改方案。所有参与方均全力以赴,以确保整改措施能够切实发挥实效。

成果“回头看”

5月13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检察院对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了复查。复查过程中,该院实地考察发现,涉案的15000平方米阻水片林已被完全清除。同时,河道行洪断面得到了明显拓宽。这一变化有望缓解周边村落因汛期漫灌所受的困扰,进而减轻今年防汛的压力。

河道整治举措旨在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成为维护公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关键措施。观察发现,平潭地区的检察院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展望未来,检察机关将不断履行其职责,保障洪水能够顺畅流通。对于如何进一步强化对河道行洪安全的监管,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分享、点赞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