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山西日报》在第九版以整版篇幅呈现了“石楼厨工名扬青岛”的动人故事,对石楼“福海厨工”在青岛的拼搏历程进行了详尽描绘。这一劳务品牌不仅对众多石楼农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福海厨工”青岛逐梦
石楼县的多位厨师在青岛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刘保生,43岁,来自石楼县辛关镇,已在青岛定居并事业有成,担任中学食堂的一级大厨;闫交平,这位曾经的放羊少年,经过十数年的创业,现已成为多家餐饮店的负责人。他们过去生活在偏远山区,以农耕为业,而现在,他们手握刀铲,在青岛的厨房中续写着各自的新篇章。
传帮带引领就业潮
石楼县小蒜镇的贺长福,起初在青岛担任厨工,经过不懈努力,在业界确立了稳固的地位。他秉持着“传帮带”的理念,助力众多同乡挣脱山区生活的桎梏,纷纷前往青岛寻找就业机会。贺海元在16岁那年便开启了青岛的奋斗生涯,到了40岁,他已成为创业成功的典型代表。他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向后续从业者传授了宝贵的经验,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机遇,推动了众人的共同进步。
多样培训提升技能
福海厨工在石楼县高中餐厅及其实训基地举办了多场培训活动。这些培训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包括实操技能的培训以及中式面点师等专业课程。同时,石楼县积极组织,派遣了100名村民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参加了“中式烹调师”技能培训班。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厨工们的技能水平,并为他们拓展更宽广的就业渠道。
品牌推介落地生根
1月4日,青岛举办了石楼县“福海厨工”劳务品牌的推广活动,同时表彰了创业就业的先进人物。此活动的圆满举行,见证了“福海厨工”品牌在青岛的正式扎根。随着越来越多的石楼籍厨师在青岛这一海滨城市展现才华,他们凭借高超的烹饪技艺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体系构建就业保障
石楼县连续多年着力打造涵盖政策支持、技能提升、就业援助及服务保障的四大工作体系。该县设立了涵盖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等在内的免费培训课程,至今已累计培训人数达6200人次。这些培训举措帮助4500人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其中3500人在青岛就业,形成了规模化的就业模式,并为厨师们提供了全面的保障措施。
品牌效应助力振兴
“福海厨工”品牌成功摘得省级劳务品牌的“金字招牌”称号,此成就显著促进了村民年度直接收入的显著增长,增幅接近亿元。该品牌通过构建协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发放补贴、设立“就业服务联络站”等多种途径,为村民拓展了就业途径,提供了优质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公众对“福海厨工”这一劳务品牌在哪些行业领域有望持续扩大其影响力表现出极大兴趣,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点赞与转发,同时衷心希望您能提出宝贵且具体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