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地区,金色蜜蜂群体正成就着乡村振兴的非凡成就。由“黄龙养蜂师劳务品牌引领,传统养蜂业已转变为促进村民富裕和村庄强盛的“甜蜜产业”。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收益,同时也引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

黄龙县的蜜蜂如何舞动出乡村振兴的甜蜜图景?  第1张

走进养蜂基地

4月20日,记者探访了黄龙县养蜂师刘超的养殖基地。基地内,野花遍布山野,与排列有序的蜂箱相映成趣,成千上万的蜜蜂在忙碌中飞舞。刘超在检查蜂箱的同时表示,经过人社局举办的培训,他的蜂蜜产量和收入显著提升。作为首批获得县级认证的养蜂师,他熟练掌握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并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

生态养蜂优势

黄龙县被誉为“黄河绿洲”,其森林覆盖率高达87%,这一特点为养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由于过去技术相对落后,产业分布较为分散,优质的自然资源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对此,当地政府已认识到生态资源与养蜂业的结合潜力,并已下定决心,旨在改变这一现状,重振养蜂业的活力。

黄龙县的蜜蜂如何舞动出乡村振兴的甜蜜图景?  第2张

系统培训计划

自2020年度,黄龙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携手相关机构实施了系列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广泛,包括蜜蜂的生物学特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及产品的加工技术,同时融入了品牌营销的教学内容。据县人社局工作人员李超透露,至今已成功培养1900余名专业养蜂人员,并促进了3400多人的就业与创业。2024年7月,“黄龙养蜂师”品牌获得县级劳务品牌的认证,此后该产业实现了显著增长。

产业规模提升

黄龙县已拥有31个标准化示范场,136户养殖户规模超过百箱,蜂群总数达到9.3万箱。年产量达1450吨蜂蜜,年产值超过7600万元。这些数据表明养蜂业规模显著增长,产业标准化取得成效。众多农户通过养蜂产业获得收益,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产业链延伸效益

产业链的拓展产生了显著的放大效应。在黄龙县利峰土特产公司的车间内,蜂蜜水、面膜、口红等深加工产品正被装盒准备发货。公司经理侯亚军指出,品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订单,同时扩建后的车间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三十余个就业岗位。此外,全县已形成了蜂具制造、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共创造了超过一千个就业机会。

黄龙县的蜜蜂如何舞动出乡村振兴的甜蜜图景?  第3张

生态旅游兴起

蜜蜂的生态贡献显著,县域植被授粉率增长18%,助力生态旅游的繁荣。石堡镇的“蜂场体验游”项目今年吸引了2.3万名游客,带动当地居民平均增收8000元。三岔镇则依托蜜蜂科普馆,创新推出“春赏花、夏采蜜”的乡村旅游模式。县蜂业管理站负责人方冲伟指出,目前正积极推动“养蜂+”模式的综合发展。他们计划在三年内培养出一百位资深养蜂技师。此举旨在扩大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亿元大关。此外,未来还将推广“黄龙模式”的成功经验。

黄龙县的养蜂热潮能否维持,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