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乐至县检察院于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该活动向师生们展示了一堂既内容充实又令人难忘的法治教育课程。活动形式新颖独特,成效显著,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在,让我们一同探寻这场活动背后的精彩篇章。

活动开启

5月14日乐至县检察院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收获满满  第1张

当天,来自乐至县检察院的干警与县希望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共同带领该校五年级的五十余位师生来到了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学生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期待。在介绍中,法治副校长强调,此次活动的宗旨在于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模拟法庭

法庭的槌声响起,模拟法庭活动正式开启,主题围绕“故意伤害案”。12名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辩护人和被告人等角色。他们全情投入,神态严肃,发言逻辑分明,全面展示了庭审调查、证据展示、辩论等各个环节。通过实际参与,学生们对审判程序的庄重和神圣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5月14日乐至县检察院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收获满满  第2张

学生感悟

模拟法庭活动已经结束,学生们从中收获颇丰。他们中的一些人感叹,“穿上法袍才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未来决心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这次经历让他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意识到必须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朴实无华的言论,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生动地描绘了法治观念在他们心中逐渐生根发芽的画面。

教师评价

该法治课程同样赢得了教师们的广泛好评。其中,一些教师指出,通过模拟法庭的情景再现,学生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审判过程。相较于传统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展现出更为显著的成效。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而且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反诈课堂

模拟法庭活动落幕之后,县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基于具体案例,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开展了反诈骗知识的普及。他们详尽地分析了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常见的高风险行为,并对“免费获取游戏皮肤”、“借用电话卡或银行卡”等典型诈骗手法进行了详细讲解。执法人员的授课既生动又富有趣味,学生们积极参与问答环节,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系列展望

本次事件是县检察院“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院自近期起,已指派25名检察人员担任该县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他们已成功开展了200余场法治课程、实践活动和心理辅导。面向未来,县检察院计划进一步多样化教育方式,旨在深化学生对法治观念的认识,并致力于维护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

大众普遍认同,此类“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对青少年成长大有裨益。我们衷心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踊跃参与讨论,同时为本文点赞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