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叛逆的少年现已投身于法治教育志愿者的行列,乐乐的蜕变令人咋舌。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报道,详细展现乐乐的成长历程。
法治课上的少年志愿者
在嘉兴市南湖区某乡镇中学的报告厅,大约有200名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在安静地等待着法治教育的正式展开。现场,一名17岁的少年乐乐,身着志愿者红背心,正熟练地分发法治宣传资料。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热衷于参与公益活动的少年,此前却曾是社会上备受瞩目的不良少年。
误入歧途的过往
乐乐曾经是一名初三学生,但遗憾的是,他在2023年的中考中未能如愿升学。此后,他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踏入了社会。到了2024年1月,乐乐与几位朋友密谋进行了一次入室盗窃。在所谓的友情驱使下,他不仅负责放风,而且还参与了盗窃所得香烟的藏匿和销售。这次犯罪行为,对乐乐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检察院的从宽决定
鉴于乐乐为初犯,犯罪事实轻微,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悔改意愿,符合减轻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2024年10月,检察机关对其作出了附条件的不起诉决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帮教考察期限。此决定为乐乐赢得了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探寻犯错的症结
在社会调查过程中,检察官观察到乐乐的家长长期未能尽到教育责任,他们的教育手段主要是体罚和口头说教,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家庭成员间沟通的不足。与此同时,乐乐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较为有限,其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受到所谓的“兄弟情谊”影响,加入了犯罪组织。只有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协助乐乐实现自我改变。
量身定制的帮教方案
检察机关与社工团队共同为乐乐定制了一项持续六个月的专属辅导计划。检察官与社工们定期走访家庭,详尽掌握乐乐的日常生活与职业进展。负责辅导的社工戴丽云指出,他们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社区活动,包括布置社区图书馆、参与流动儿童游园会的志愿服务等,旨在使乐乐在助人的同时,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显著的转变与成果
在参与帮教活动的过程中,乐乐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以满分成绩赢得了众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在履行既定公益活动职责的基础上,他更是积极超额贡献。他的道德判断能力与法治意识均有了明显的增强。2024年7月,他向相关部门披露了文身公益诉讼的重要信息,此举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到了今年四月,鉴于他的杰出表现,检察机关选择不对他提起公诉,并且授予了他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观察员的职务证书。
乐乐顺利地升迁到了一个新的岗位,与新同事建立了联系,并对自身未来的生活路径有了清晰的规划。您是否曾经目睹过有人从迷茫中重新确立人生方向的转变?我们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相似经历,并且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给予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