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寻甸县人民检察院在零工市场举办了一场贴近民生的法律普及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活动以新颖的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使上百名务工人员获得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此举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法治观念,还让民法典深入人心。以下是该活动的具体信息。
活动开启
在“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期间,寻甸县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深入寻甸县零工市场,与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精心策划了一场独特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当天,零工市场内人潮涌动,现场气氛异常活跃。众多务工者放下手头的工作,纷纷聚集在一起,期待着这场“法治盛筵”的开启。
合同讲解
在活动过程中,检察官针对“合同签订”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们通过分析典型的劳务纠纷案例,生动地说明了书面合同和欠条的重要性。举例来说,某位检察官指出,一位务工者因未签订书面合同,仅凭口头约定,在工资被拖欠时难以维护自身权益。此外,检察官还提醒公众需警惕“阴阳合同”的潜在风险,这类合同可能导致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家庭法律科普
针对“债务出借”、“夫妻共同财产”等家庭法律议题,检察官选取贴近生活的场景作为分析起点。例如,在一则案例中,男方擅自借出大笔资金导致家庭纠纷。通过这些案例,检察官深入阐释了个人债务与家庭财产的区分,并指导务工人员在家庭财务管理上保持理智,妥善保管个人财务。
防骗警示
新型诈骗方式频现,对务工人员的财产安全构成了潜在风险。检察官着重曝光了“非法网贷”和“套路贷”的欺诈手段,以及短视频平台上某些“律师”进行的虚假宣传。他们警示公众切勿轻信“无抵押贷款”或“包赢官司”等承诺。在活动现场,共发放了100多本防骗手册,旨在帮助务工人员增强识骗防骗的能力。
现场答疑
现场设立的法律咨询服务台吸引了众多关注。检察官们细致入微地“一对一”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关于欠薪等民事法律方面的疑问。部分务工者就讨薪方式进行了咨询,检察官们提供了详尽的解答,并指导他们可以通过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官方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这种按需提供的法治服务,直接针对了务工者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
活动反响与展望
本次活动中,共发放了超过150份定制的民法典维权手册等资料,其中“行动留痕、借款有凭证、家庭事务依法办”的普法口诀广受欢迎。该活动受到了零工市场务工人员的普遍赞誉,参与者普遍认为收获颇丰。未来,寻甸县检察院将继续推进“服务群众,办实事”的检察工作,致力于使普法宣传更加常态化和精确,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您觉得这类法律普及活动对外来务工人员有何益处?敬请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共同助力增强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