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期间,如何让民法典的理念深入人心?硚口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志愿服务队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他们举办的普法讲座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法治知识普及活动。
普法活动走进社区
硚口区文旅局的文化志愿者团队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抵达了古田街道的军院社区。在那里,他们开展了一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同行”为主题的普法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引发了众多社区居民的浓厚兴趣。该活动的目的是增强民法典的普及力度,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完善,使民众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法律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社区范围内培育出一种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专家解读民法核心
江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梅傲寒受邀出席活动。梅院长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民法的定义及其特性进行了全面讲解。他指出,民法作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规范,对于维护公民权益和稳定社会秩序具有核心地位。与会居民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民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剖析七大基本原则
讲座详细解读了民法典的七个核心原则。在这些原则中,平等原则着重指出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应保持一致,并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特权和歧视;自愿原则则规定合同的订立必须基于双方的真正意愿;此外,公平原则关注风险与利益的合理分配,并规定在遭遇不可抗力影响合同执行时,依法可免除相应的法律责任。秉持诚信原则,众人需严守承诺,遵从法律法规及公共道德准则,严禁违反相关法律和道德界限,同时,绿色理念特别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案释法生动易懂
梅院长为了提升普法成效,选取了诸如江歌案、雪糕刺客案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他通过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故事,打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居民们普遍觉得,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民法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并深刻意识到法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
现场互动答疑解难
讲座落幕之后,梅傲寒院长与社区群众展开了直接对话。群众们踊跃发问,问题覆盖了遗产继承、邻里矛盾等多个方面。对于遗产分配的争执,梅院长提出应优先考虑协商和调解,并在必要时采用法律途径。群众们对这些建议表示高度认同,认为此次活动既实用又充满关怀,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法律咨询。
法治建设再进一步
本次在社区举行的民法典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影响。专家们对民法典进行了深入解读,确保了民法典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居民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法律意识。该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社区法治环境的构建、推动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而且对于加快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具有深远意义,为未来类似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受到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