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赤坎区有一座充换电一体站投入运营,徐闻县同样有一座充换电一体站投入运营,这意味着广东成功实现“换电县县通”,在新能源补能领域掀起了一阵热潮。广东新能源产业发展登上新台阶后会带来怎样的改变?让我们一同探究到底。
换电网络全域覆盖
广东122个区县均配备了换电站,其充换电服务生态的覆盖范围涵盖城市、县域以及乡镇,达成了全域覆盖,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场景得以极大扩展,从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延伸至沿海渔村的交通枢纽。以往,新能源车仅用于城市通勤,如今,它能够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比如长途自驾、县域旅游、乡村出行等,它真正达成了从“城市专属”到“城乡普惠”的跨越。
产业增长带动需求
广东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排名首位的省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了43%的增长。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据全国的四分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补能便捷性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充换电需求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建设更完备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变得极为紧迫。目的是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补能设施全国领先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3月时,广东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70万台,充电站总量达38100台,换电站总量为571座,此三项数据在全国位列第一。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与增量持续增长,但增速稍有放缓,不过县域充换电市场增长空间与潜力在提升,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政策推动县域建设
广东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其目的在于便利县域新能源汽车出行,助力乡村振兴。此前,广东多次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推动繁忙服务区“超充快充”设施建设,打造了1000个新时代电气化村,实现了首批典型村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在政策引导下,县域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明确目标精准发力
广东明确提出要提升县域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的便利性,借此缩短补能“半径”。其计划在全省57个县实现乡村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更广泛覆盖。到2025年,要达成1062个“百千万工程”第一批典型村(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到2027年,要实现所有乡村居住区域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 。精准的目标为县域充换电建设指明了方向。
带来多重积极影响
广东达成了充换电在县域的全面覆盖,这一成果意义极为重大。它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成为激活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的关键要素。随着充换电网络持续完善,有望带动沿线文旅产业发展。还能促进城乡资源的流动与整合,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不仅是新能源行业所取得的进步,更是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持。
广东实现了“换电县县通”,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程里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未来,广东的充换电网络会朝着何种方向发展 ?大家对此持有怎样的观点 ?欢迎进行评论留言 ,同时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