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节盛大开幕
4月18日,昌宁县更戛乡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活动——第三届非遗文化美食节。这一天,现场人潮涌动,众多游客从各地前来,一同感受非遗文化和特色美食的魅力。珍珠洋芋、更戛酸肉、麦芽糖、红庆红糖等特色生态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游客们尽情享受美食盛宴。
检察普法助力
昌宁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亦投身于美食节的活动中。他们通过普法与服务的结合,为美食节增添了法律元素。他们致力于保障民众饮食安全,确保游客与摊贩在品味美食之际,亦能体验到法律的庇护与规范。
“普法矿泉水”走红
活动现场,带有鲜明普法宣传口号的矿泉水备受关注,被誉为“普法专用水”。诸如“超标果蔬禁产销,违法罚款刑罚重”“禁用限用农药勿喷洒,终身禁业路难行”等口号,既富有创意又极具实用性。检察官们向游客和摊主分发了300多瓶“法治泉水”,这种新颖的普法方式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
“点对点”提醒服务
检察官们对多个摊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实施了针对性的警示。他们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引用了销售过期食品被处罚、生产有害食品被判刑等实际案例,向摊主们进行了法律知识的个别辅导。特别是对于经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酸肉的摊主,检察官强调了严格控制原料采购、环境卫生和加工流程的重要性,以保护好这份承载着几代人心忆的传统美味。
普法手册受认可
现场共派发了超过500本普法资料,这些资料详细介绍了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指南。资料中精选了“两高”法院的典型案例,以漫画形式和法律提示的方式,生动展示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许多摊贩在阅读后表示,这种宣传方式易于理解且实用,对他们的经营活动大有裨益,有助于法律知识的深入人心。
检察持续护民生
昌宁县检察院举办了此次普法活动,这是“检护民生”项目的又一实际举措。该活动巧妙利用了美食节的受欢迎程度,将法律普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美食紧密结合,有效增强了食品从业者的责任担当,同时提高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展望未来,昌宁县检察院将持续发力,确保检察工作更加贴近民生,深入人心。
公众普遍认为此创新的法律普及活动颇具吸引力,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