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资源遭掠夺
医疗专家号在行业内被认为是紧俏资源,对众多患有复杂病症的患者而言,它们代表着治愈的希望。然而,由于目前医院专家号资源紧张,一些被称为“电子黄牛”的人士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易某与万某是此案中的两名主要嫌疑人,他们长期非法占用专家账号,通过这种方式囤积资源,并在转手时索要高额费用。这种行为导致真正需要专家号的患者难以获得所需资源,严重扰乱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秩序。
技术升级换代
易某起初投身于传统的黄牛交易,通过手工抢购挂号并加价转售。但随着网络挂号服务的广泛推广,手工抢购的难度显著增加。随后,易某与万某进行商议,共同研发了一款非法抢号软件。在此项目中,易某负责创新构思,而万某负责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该软件具备页面自动更新、实时监测号源数量、锁定号源及自动预约服务。其抢号效率显著高于人工操作,显著增强了“电子黄牛”的抢号能力。
虚假陪诊引流
易某察觉到陪诊师行业正逐渐崛起,于是以此为名进行了广泛推广。他在社交平台上将昵称改为“名医预约陪诊”,并在相关内容中发布了吸引顾客的评论。众多求诊患者因此被吸引,却未察觉自己陷入了“电子黄牛”的骗局。他们以为能借此轻松挂号,实则是在高价抢购挂号资格。
抢号囤号谋利
易某借助抢号软件,预先输入非患者信息,成功抢占了挂号名额。买家出现时,他会撤销挂号,随后再次抢夺。易某对个人买家宣称挂号名额紧张,将价格抬高至150至200元。此外,易某还将挂号名额转卖给同行,每售出一个名额,额外加价100元。在超过一年的期间,易某共夺取并储存了超过1500个账号资源,其中185个通过涨价手段被转手,他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利益分成明显
根据协议内容,万某从易某那里购买的账号收益中,提取了30%作为中介费用。这一行为使得易某至少获得了18500元的收入,而万某则从中获得了超过8000元的利润。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两人联手采取非法措施,扰乱了医疗秩序,将公共医疗资源当作盈利手段,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制裁到来
江宁开发区检察院经调查,依法对易某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及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提起公诉。同时,该院亦对万某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和工具行为,提起公诉。此类非法倒卖账号资源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以确保医疗秩序的持续稳定,并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社会各界对于如何强化对网络炒票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保障患者公平获取专家预约号,持有何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