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装修常被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施工不当引发了邻里间的矛盾,这一纷争已持续五年。近期,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成功解决了这起案件,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引人深思。

装修事故引发纷争

邻里纠纷五年未解,法官半天化解!你家装修也遇到过这种问题吗?  第1张

2020年5月,大化县某小区居民小黄(化名)委托一家装修公司对其新房进行装修。施工期间,由于工人操作失误,楼下小韦(化名)家的墙面出现漏水与霉变现象。经过协商,装修公司同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承诺支付600元作为修复费用。截至2023年4月,相关款项已成功转入小黄的个人账户。双方已达成共识,待小韦完成维修任务,小黄将及时将款项转付给小韦。尽管装修问题不大,但此事却对邻里间的和谐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

赔偿推诿对簿公堂

截至2024年7月,小韦在自行修缮房屋后,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等通信方式催促小黄支付赔偿款。但小黄以各种理由推脱,未进行支付。在此困境下,小韦无奈之下只能将此事提交至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原本持续多年的邻里和睦关系,现因600元赔偿金的问题遭遇重大考验,双方关系也日益紧张。

法官上门实地勘查

案件一经接受,主审法官唐丹立即行动,秉持“法官主动服务,减轻群众负担”的原则,迅速前往涉事房屋开展实地勘查。勘查中,法官对漏水状况、修复情况等细节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对小韦所报损失进行了核实。此行动为后续调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事实依据,并向双方当事人彰显了法院解决纠纷的坚定立场。

情理法理双管齐下

调解现场气氛曾急剧升级。唐丹法官首先,从邻里情谊出发,敦促双方避免因区区600元引发纠纷,强调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其次,她向被告小黄说明了法律规定其应尽的义务,指出装修公司已承认错误并已将款项转入其账户,作为收款人,小黄有责任按照约定进行款项转出。通过情感与法律的巧妙结合,调解工作成功找到了突破口。

达成协议矛盾化解

经过数小时的调解,被告小黄最终认可了因个人因素引起的转账延误。他迅速向原告小韦表示了歉意。随后,小黄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赔偿了600元。小韦接受了调解结果,双方迅速达成了和解。至此,这场持续五年的邻里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邻里关系有望重归和谐。

案例警示和睦相处

此次漏水事故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对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和谐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民法典》规定,相邻的不动产所有者应遵循推动生产、便利生活、加强合作、确保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法院强调,邻里之间应重视相互理解和沟通,一旦出现矛盾,应优先尝试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则应依法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业主装修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给邻居带来困扰。

针对该案例,各界人士正热议如何妥善解决社区矛盾。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讨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请不吝点赞及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