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降趋势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售价为21.45元/公斤。较上周五(2月14日)的21.78元/公斤,价格下跌了1.5%。本周平均售价为21.57元/公斤,比上周的22.13元/公斤低2.5%。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外三元生猪价格已降至每公斤14.88元。这一价格较2月14日的每公斤15.3元有所降低,降幅达到2.7%。本周的平均售价为每公斤14.77元,较上周同期下降2.6%。

生猪均重上涨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本周全国生猪交易的平均重量呈现增长,具体为124.05公斤,较上周提升0.39%。多数省份亦呈现此趋势。此现象主要归因于大猪存栏量减少,肥猪价格差异显著,加之饲料成本较低,养殖户普遍为提升利润而增重猪只。屠宰企业提高了对体重介于120至140公斤的猪只的采购比例,这一调整导致平均采购体重略有增加。

屠宰开工率上升

本周,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主要企业的生产开工率显著提高,平均开工率已上升至27.82%,较上周增加了2.32个百分点。目前,生猪市场供应充足,企业收购生猪的难度有所降低,而终端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步恢复。另外,一些企业的分割量有所增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开工率的持续上升。尽管如此,预计未来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屠宰企业的开工率预计将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市场消费现状

和合期货分析表明,随着学生返校和务工人员返岗,餐饮和堂食需求有所回升。然而,居民的整体消费意愿仍旧不高。生猪消费步入淡季,饲料成本上升,猪价持续走低,导致养殖利润空间受限,养殖户的出栏意愿减弱。尽管猪价下跌为二次育肥提供了条件,但二次育肥尚未在市场上普遍应用,其对猪价的支撑作用并不明显。生猪市场目前缺少强有力的推动因素,正经历着不稳定的状态。

未来行情预测

卓创资讯预测,接下来的一周,我国市场走势预计先降后升,最终略有回落。在供应方面,生猪养殖企业的出栏计划执行率较低,预计月底将加快出栏步伐,这将导致生猪供应量增加,从而对市场行情产生不利影响。在需求方面,二次育肥需求强烈,这部分消费者偏好中小体型生猪及标准猪,与屠宰环节产生竞争,对市场行情提供了支持。与此同时,白条订单量有所减少,标猪价格持续走低,这或许会导致屠宰企业缩减屠宰规模。

多因素影响猪市

经过综合分析,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走势产生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二次育肥的需求对市场起到了稳定作用,从而减缓了市场下跌的速度。生猪市场受到供应、需求、养殖户的出栏意愿以及二次育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波动,并据此适时调整养殖和出栏计划。此外,屠宰企业需依据订单及市场价格来科学安排生产流程。关于生猪价格未来是否会经历显著波动,您持何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