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消防员赵斌:从600场救援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用另一种方式救人  第1张

近期,来自河南的95后消防员赵斌成功实施了造血干细胞捐赠,成为郑州市第500位非亲属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在普通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消防员的救援壮举

赵斌自2017年加入郑州市惠济区消防救援大队,年仅21岁便投身于充满风险与挑战的消防员行列。至今,他已参与超过600次消防救援行动。在众多火灾现场,无论是居民楼还是工厂火灾,赵斌总是勇往直前。面对生命救援的严峻考验,他从未退缩,600余次救援行动充分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这种勇敢面对危险的精神,为他日后毫不犹豫地捐献造血干细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惠济区消防救援大队整体情况显示,其下设六个消防救援站,拥有180余名消防员。这些消防员每年均踊跃参与红十字会举办的各项活动。这一现象反映出该大队整体呈现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的精神状态,并体现出对生命的深切尊重。

接触捐献契机

2020年5月8日,正值世界红十字日,惠济区红十字会携手惠济区消防救援大队举办了无偿献血活动。赵斌在活动中无偿献血,并成功登记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的众多同事亦踊跃参与,此现象彰显了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赵斌目睹同事们的热情参与,同样受到了极大的激励。

众多人因顾虑而犹豫不前,然而他们的团队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那时,现场氛围热烈,充满活力。人们普遍尊重生命,推崇奉献精神。

捐献之路起伏

2021年1月,赵斌曾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但患者病情突变,捐献计划不得不暂停。尽管如此,他并未丧失信心。到了2024年8月,当他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赠。这种坚持,源自他内心对善良的坚守和对生命的尊重。即便面对捐献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的现实,他仍能保持热情,这种品质实属难得。

遭遇挫折后,多数人可能选择放弃,但赵斌在数年后的再次机遇面前,果断把握,这一行为凸显了他坚定不移的信念。

家人理解支持

赵斌告知家人其计划捐献造血干细胞,起初遭到家人反对,他们忧虑此举可能损害赵斌的健康。赵斌向家人展示了红十字会老师的微信朋友圈中捐献案例及科普信息,成功说服了家人。家人的态度从最初的抵制转变为全力的支持,这一转变凸显了准确信息和科普教育在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若未主动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此次捐献的成功或许难以实现。这一案例为他人提供了借鉴,表明通过恰当的交流与科学的普及,家人能够理解并支持此类高尚行为。

捐献过程经历

12月8日,赵斌启动了动员剂的注射疗程,每日两次,共计九针。注射动员剂的过程让他联想到接种疫苗,注射后他感到腰部略有不适,但整体感觉良好。至12月12日上午,赵斌在亲属的陪伴下完成了长达四小时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捐献过程中,医生通过手臂静脉抽取全血,随后利用分离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血液再被回输到赵斌体内。

捐献过程相对繁复,然而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身体状况良好,未出现不适,这表明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未如众多人想象中那样对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传递奉献精神

赵斌在捐献结束后,期望向周围的人展示他再次挽救了一条生命,并渴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他以自身经历为榜样,旨在激发更多人的爱心。目前,惠济区消防救援大队已有超过一百人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公众普遍对这种无私奉献的态度表示支持,那么,作为读者的您,是否也愿意投身于救助生命的崇高事业之中?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