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沈阳的红梅文创园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南京的“90后”游客李湘湘在发酵艺术馆前激动地拍照留念,并计划立刻在朋友圈分享。这一现象充分展现了红梅文创园强大的吸引力。园内遍布网红餐厅和文创店铺,每一处风景都成为摄影的好去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游客们被文创园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品尝美食,还能沉浸于文创的独特氛围之中。
文创园在央视晚会的亮相
2024年,沈阳红梅文创园的发展备受关注。该园成功登上央视春晚及央视秋晚的舞台,此举对于提高其知名度具有深远影响。此外,它还荣膺辽宁首个国家级“文艺两新”实践基地称号。春晚录制期间,秦岚的加盟,秋晚录制时秦昊的出席,两位明星的亮相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目光,为文创园带来了庞大的流量。借助这些有利时机,文创园成功吸引了更多人了解其独特魅力。
从“红梅味道”的转变
昔日餐桌上的“红梅味道”,即红梅味精,如今已转型为文旅新领域的亮点。位于此处的13座工业遗存厂房,已由“味蕾工厂”蜕变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李云华,一位曾在此味精厂工作的工人,亲身经历了这一变迁。漫步于红梅文创园,游客可领略到融合文创与特色美食的崭新“红梅味道”。老厂区的复兴为游客带来了新鲜体验,文创园内的店铺亦均按照园内风格进行了特色化打造。
游客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众多游客各自有着独特的感受。一名来自北京的游客发现,曾经记忆中的老厂区已焕然一新。在游览发酵艺术中心和味觉博物馆的过程中,他们能明显感受到那些老旧厂房车间重新焕发的活力。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都被文创园的魅力深深吸引。一些外地游客甚至将其概括为“老厂区与新文创的交融,观赏画展,品尝青梅”。这一现象充分展现了文创园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园区内的特色餐饮与文化场所
红梅文创园内聚集了众多特色餐饮场所,其中青梅酒肆在装修与菜肴上均与文创园的风格相得益彰。“谷雨”餐厅亦独具特色。此外,这里曾用作生产原料的仓库,现已转变为可容纳千人的LiveHouse,每年举办超过100场演出,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厂牌”。发酵车间更是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最大、最具特色的民营艺术空间,每年承办各类活动逾100场,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文联积极推进文创园发展
沈阳市文联近年来致力于推动红梅文创园“文艺两新”集聚区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吸纳了30多个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此外,还举办了近200场各类文艺演出和展示活动。文联的积极推动为文创园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助力其在文创领域持续成长和壮大。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沈阳红梅文创园的独特魅力是否吸引了您的目光?诚邀各位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并期待您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