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农贸市场,发生了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件。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与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共同组织了一场全市性的“作弊秤集中销毁行动。此次销毁的90台作弊电子计价秤,彰显了广州市场监管部门捍卫市场公平的坚定决心。

作弊秤集中销毁现场

在当天,全市各区域的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展开行动,将此前查获并没收的作弊电子计价秤统一运送至嘉禾农贸市场。此举旨在对市场上存在的缺斤短两等不正当行为发出严厉警告。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特地邀请了具备资质的罚没物资处理公司来处理这些作弊秤,此举体现了程序的正规性。据悉,若此类秤流入市场,将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往往难以察觉,不知不觉中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广州销毁 90 台作弊秤,打击计量违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第1张

销毁行动在社会层面引发了显著的关注。众多消费者对此表示满意,他们在日常的农贸市场购物时,时常担忧遭遇作弊的秤重,而此次行动给予了他们一份安心。同时,这一举措也在商家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对商家起到了提醒作用,督促他们必须依法经营。

持续打击计量违法行为

广州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自2024年5月起,部门不断强化执法行动。在检查过程中,集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共计3769家次被审查,电子计价秤27150台接受了检查,其中572台被发现存在不合格情况。此外,查处电子计价秤违法行为案件累计达到343宗。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部门执法工作的强度与成效。

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执法具有显著的重要性。以菜市场为例,部分不法商贩利用作弊秤非法获利,损害消费者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对此进行严格检查,有效维护消费者利益。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大型市场,同样适用于小型商户,监管工作同样不容忽视。

出台计量器具检定指引

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为加强诚信计量体系构建,颁布了《小型商户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指引》。该指引对电子秤的使用提出了“两必须”和“六不得”的规定。此举旨在对小商户的经营行为进行详尽的规范。

从实际分析来看,小型商户在市场经营中占据了相当份额。在发布该指引之前,他们对计量器具的使用规范可能存在模糊理解。该指引的出台,为他们在使用电子秤等计量器具时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以位于狭窄小巷内的小商店为例,在指引发布前,店主可能不清楚如何规范使用电子秤,而现在,有了明确的指引,他们可以依法依规进行经营。

组织集中送检上门服务

广州市场监管部门不仅采取了行动,他们还联合法定计量机构及市场监管所,主动为小型商户提供上门集中送检服务。这一举措有效消除了备案送检的最后一道障碍。此举对于小型商户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利好。

多数小型商户因业务繁重,难以抽出时间专门进行计量器具的送检。采用上门集中送检服务,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以一家小水果摊为例,摊主自行送检存在不便,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上门服务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此举亦有助于确保市场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认定欺诈行为从重处罚

广州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被鼓励将故意使用作弊秤、造成缺斤少两的行为,视作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欺诈行为,并实施从重处罚。此措施有效遏制了不良商贩的冒险行为。

在市场流通中,部分商贩存有侥幸心理。自加重处罚措施实施以来,他们不得不对违规所付出的代价与可能获得的利益进行衡量。此举措有助于构建诚信的市场氛围。以某些小贩为例,他们原先意图通过作弊秤获取额外利润,如今因惧怕严厉的惩罚,转而选择了诚信经营。

建立诚信计量制度

广州在诚信计量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已设立22家诚信计量示范市场,119家实施了计量失准黄牌警告制度和失信退出机制,全市共有3364家单位作出诚信计量自我承诺。

更加有效地监督和推动市场运作,这些制度发挥着关键作用。诚信计量示范市场的设立,为其他市场树立了积极的发展典范。黄牌警告和失信退出机制的实施,对计量不准确商户施加了有效约束。此外,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的数量正在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彰显了城市市场经营正朝着更加诚信的方向稳步前进。

广州市场监管部门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关于诚信计量的措施,众多举措接连出台。消费者们,您在日常购物体验中,是否明显察觉到了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参与讨论,点赞并分享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