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始终吸引全球目光,它不仅是展会,更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河南企业表现抢眼,亮点频现。传统技艺、文化传播、商业合作等多方面内容在此平台上得以展示,这正是进博会的独特魅力所在。

进博会中的河南企业概况

进博会:传统技艺与新产品的交汇点,国家级非遗文化的扩展平台  第1张

11月5日,第七届进博会在即,河南企业踊跃参与。高家三彩的传承人高艳峰指出,进博会是传统工艺与新产品迅速推广、结识伙伴、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平台。据悉,本届进博会上,河南交易团由超过2000家企业(机构)和约6000人组成,规模颇大。这些企业采购的商品涉及消费品、食品、汽车、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河南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及旺盛的市场活力。

在进博会上,河南企业的积极参与对河南省的商业繁荣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活动成为河南企业与全球市场接轨的关键平台,不仅有助于发现高品质且价格合理的原材料,而且能够引进前沿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机遇是众多河南企业不容错过的。

河南人文交流展区的特色

河南展区聚焦“守正创新、合作共享”理念,精心挑选了28家特色鲜明的企业参展。展品涵盖食品、白酒、中医药、工艺美术和茶饮等五大领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

展区内的传统技艺展示舞台成为一大亮点。在此,汝瓷手工雕刻、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汴绣制作等传统技艺依次呈现。这种展示形式有助于推动中原文化走向全球。河南作为文化底蕴丰厚的省份,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让更多人认识河南文化,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范围。

消费端对河南文创产品的反应

在河南展区,众多文创产品备受青睐。其中,呆萌的唐三彩马和面容丰腴的侍女俑等工艺品尤其受欢迎。靳先生便是其中一位消费者,他选购了汝瓷和木梳,认为这些产品无论是作为收藏还是日常使用都非常出色。他还指出,通过这些文创产品,公众得以接触平时难以触及的文物,带来了一种“突破界限”的体验。这不仅凸显了文创产品的实用功能,也彰显了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

消费者的积极评价凸显了文化创意产品在缩短公众与传统文化之间距离上的关键作用。文化创意产品充当了传统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纽带,使得历经千年的文化珍品得以融入民众日常生活。这一现象为文创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进博会:传统技艺与新产品的交汇点,国家级非遗文化的扩展平台  第2张

汴绣技艺的传承意义

汴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人文交流展区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韩娇阳,年逾五旬,一边向观众展示精湛的刺绣技艺,一边详细讲解。她强调,汴绣不仅是中国,更是全球的艺术珍宝,凝聚了无数传承者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其细腻的工艺和华丽的外观,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在进博会上首次亮相,韩娇阳对展示汴绣技艺深感自豪。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的赞誉,更是一个传承与推广汴绣艺术的重要契机。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化的舞台,众多外国朋友得以一睹中国古老技艺的风采,进而将汴绣推向全球视野,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进博会中的商业合作成果

自2018年首届举办以来,进博会持续扮演着国际采购、投资推动、文化交流和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角色。第七届进博会开幕首日,位于河南漯河的中原食品实验室便与全球闻名的农产品贸易及加工企业路易达孚达成了合作协议。

路易达孚(中国漯河)国际合作实验室将由双方共同构建。该实验室将整合人才、科研、产业等多方面优势资源,旨在促进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此举将为食品、宠物食品等行业提供高品质的特种蛋白原料,并致力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合作项目是进博会促进商业合作成效的一个典型例证,未来将会有更多类似合作涌现,助力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进博会对豫企发展的展望

河南省商务厅相关人士指出,进博会标志着中国与世界间的双向承诺。河南省众多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不仅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还应积极拓展交流合作,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以此提升自身竞争力。此举对河南省企业的发展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战略价值。

河南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受豫企发展所左右。进博会的举办,为豫企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豫企是否能够充分把握这一机遇?这一问题值得在评论区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大家的点赞与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