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和研学实践深度融合,罗目古镇研学基地十分热闹,峨眉山市第三小学近1400名师生前来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为期3天,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探秘古镇非遗”。这次活动给予师生们机会,让他们能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以及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精彩启程 齐聚古镇

近1400名师生齐聚罗目古镇!非遗研学实践有多有趣?  第1张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峨眉山市第三小学近1400名师生声势浩大地来到罗目古镇研学基地。学生们脸上都满是兴奋与期待,在基地广场整齐且有序地集合。微风轻轻吹拂,似乎也在迎接这群充满活力的访客。如此大规模的研学活动,是罗目古镇研学基地启用后的第一次,开启了一场与众不同的非遗探索之旅。

酥饼制作 体验手作乐趣

近1400名师生齐聚罗目古镇!非遗研学实践有多有趣?  第2张

同学们走进基地的手工制作坊后,瞬间就变成了“小厨神”。他们穿戴好了围腰,戴上了手套,还戴上了厨师帽。之后,他们认真且专注地聆听老师讲解酥饼制作的步骤。在老师进行示范后,大家纷纷开始动手。他们进行了揉面的操作,进行了包馅的操作,还进行了烘烤的操作,每一个环节都一点不马虎。课堂里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当酥饼的香气四处弥漫开来时,成就感也在同学们心中相互交织。

学生感悟 期待再游

峨眉三小三年级3班学生魏嘉蕊十分兴奋,她称今天体验了古镇寻宝,探寻了建筑背后的历史,还亲手制作了酥饼,觉得特别有意思。她表示真希望下次能与爸爸妈妈一同前来,再次感受这份愉悦。和魏嘉蕊情况相同,许多同学都对此次活动印象深刻,期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类研学活动。

传承希冀 分享收获

罗目古镇研学基地负责人官莉介绍,孩子们学习酥饼制作后,烤好的酥饼会由他们自己进行包装,然后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把学到的技艺传承下去,还能向身边的人宣传推广,进而将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出去。

近1400名师生齐聚罗目古镇!非遗研学实践有多有趣?  第3张

多元课程 激发动手能力

此次研学活动课程丰富多样,包含竹编、拓染、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有野炊、采摘等劳动实践活动。每一项课程均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竹编课堂中,同学们跟随师傅学习怎样把竹条编织成精美的物件;在拓染课上,他们运用植物拓印出独一无二的图案。

未来规划 丰富古镇业态

近1400名师生齐聚罗目古镇!非遗研学实践有多有趣?  第4张

罗目镇便民服务中心文旅工作人员杨晓容称,未来政府会持续予以支持,开发出更多的研学项目以及线路。通过丰富古镇的商业形态,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这不但能够使更多人知晓罗目古镇的非遗文化,还能进一步提高其研学品牌的影响力。你们认为哪项研学活动最能够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