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平生态环境分局传来喜讯,成功举办了名为“‘碳’寻绿色未来,共建‘无废城市’”的雨水循环探索活动。该活动旨在将环保意识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助力“无废城市”的建设。此举无疑是当前环保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

常平中学学生参与

常平中学初中部共有50名初一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代表着环保理念的传承希望。从青少年成长与环保保护的双重视角出发,这批学生被视为建设“无废城市”的未来主力。学校对此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彰显了其在素质教育上的重视,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经过此次参观学习,这些学生将有望成为传播绿色环保理念的火种。

一次储水 300 吨,还能直接喝?东莞这家公司的雨水循环系统太牛了  第1张

东莞金星电线有限公司肩负起社会责任,主动投身于环保教育活动。对企业来说,这不仅是展现其环保建设成效和社会责任感的绝佳时机,而且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同时,对于环保教育而言,优秀企业的实际操作案例能够成为最直观、最具启发性的教学资源。

雨水循环设施探秘

活动现场,东莞金星电线有限公司设立的雨水收集体验区,是学生们探索之旅的重要站点。学生们在此参观了管道粗细不一的设施,以及巨大的雨水储水罐。该区域拥有120多个储水罐和4个储水池,其储水能力可达300吨。

雨水循环流程严谨有序,降雨后雨水经屋面管道流入初期弃流装置,随后流入雨水储水罐,经过循环处理达到健康饮用水标准。若此类雨水处理方法得以广泛推广,将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目前,众多饮水资源短缺地区正积极寻求新的水源,而这一雨水回收及再利用系统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雨水的多样用途

在此处收集的雨水用途广泛。不仅可转化为安全饮用水,亦适用于绿化灌溉、清洁作业、工业生产、泳池及鱼池等。以城市绿化灌溉为例,大量用水若直接使用自来水,成本将显著上升。而利用经过处理的雨水,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有效利用水资源。

在工业生产中,众多环节对水资源有较大需求。雨水资源的再次利用,有助于企业显著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成本。据统计,若企业用水量中有30%能由雨水提供,每年可节省数万元的水费支出。此举亦是对“无废城市”理念中资源循环利用的生动实践。

垃圾分类与污水处理

学生们在参观中目睹了厂区垃圾分类系统、污水植物循环处理系统以及污水生物分解循环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环保工作的全面性。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具有积极作用。

美人蕉在空气和水质的净化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这一发现让同学们眼界大开。面对当前受污染威胁的水生态环境,发掘植物净化这一环保的天然力量显得尤为关键。此次展示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环境保护措施的多样性。

水生态环境知识宣讲

水生态环境知识宣讲环节尤为精彩。学生们通过参与水质酸碱性小实验,对麦饭石调节水质酸碱性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

青少年可通过知识宣讲在理论层面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此类生动且富有趣味性的小实验,其教育成效远超传统书本教学。此类教育模式值得在学校教育和社区环保知识推广中予以借鉴。

后续的环保宣传计划

常平生态环境分局计划实施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将包括与环保教育机构和设施开放单位合作,并在社区、学校等场所举办各类培训与宣传教育活动。若这些举措得以顺利实施,有望将“无废文化”的理念广泛推广并深入人心。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增长,还能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助力“无废城市”的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更多居民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社区与学校应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那么,大家是否已准备好迎接这场环保的浪潮?我们期待读者在阅读本文后,能发表评论、点赞并分享,以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一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