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一幕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首批获得“特许审批”的展品,包括800公斤的澳大利亚牛油果,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顺利通过了海关检查。此事颇具亮点,因为通常无法获得检疫准入的农产品得以参展,这得益于进博会的特殊政策优惠。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澳大利亚牛油果获特殊机会

进博会上展出的这批牛油果属于首批获得“特许审批”的展品。尽管澳大利亚牛油果尚未获得中国检疫准入,但得益于进博会的“特许审批”政策,它们得以进入中国市场参展。这标志着它们进军中国市场的良好起点。澳大利亚牛油果协会首席执行官约翰·蒂亚斯指出,澳大利亚的牛油果种植户和出口商高度重视此次机会,计划派遣代表来上海参加进博会,正是因为他们看中了这一向中国消费者展示产品的优质平台。这种特殊的待遇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从生产源头严格检测、温控运输至上海的安全供应链的绝佳机会。

这些牛油果获准进入参展,对澳大利亚牛油果产业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的机会,更是一个直接与中国市场建立联系的良好时机。此举或许将改写澳大利亚牛油果在中国市场的未来,从鲜为人知到有望赢得众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800 千克澳大利亚牛油果,凭什么能拿到进博会的敲门砖?  第1张

“特许审批”政策出台的背景

2023年,海关总署实施的“特许审批”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政策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来自无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地区)的动植物产品、食品,在经过特许审批后进入中国参展。这一政策的制定,主要基于众多未获检疫准入产品希望参与进博会的需求。随着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进博会亟需更多样化的展品来丰富其内容。该政策使得更多的国外特色产品得以在中国最大的进口贸易展览会上亮相,满足了国内外商业交流与发展的需求。

“特许审批”政策的实施显著地调整了进博会上展品的构成。昔日,众多产品因未通过检疫准入而无法参展,而如今这一限制已被打破。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国在举办进博会时所展现的开放姿态,以及为充实展会内容所付出的积极努力。

今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今年海关在“特许审批”政策支持方面较去年有所增强。海关缩小了需办理特许审批的产品范畴,并且在流程简化方面表现突出。以往办理特许审批可能需要繁琐手续,但现在,经海关总署授权,在上海海关即可完成审批。此举极大地便利了众多全球产品参与进博会的参展。上海海关动植物检疫处植物检疫二科科长崔金璐指出,去年该政策已颇受参展商好评,今年的实施措施使得政策更加高效和实用。

800 千克澳大利亚牛油果,凭什么能拿到进博会的敲门砖?  第2张

一系列的调整对海外参展商产生了显著吸引力。以小型企业为例,以往由于繁琐的程序而犹豫不决,如今便捷的审批流程使得它们更有可能踊跃参与。此举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进博会的国际化水平。

信息化系统助力参展商

上海海关在进博会的“特许审批”环节中,信息化系统表现优异,如“进博慧展”等系统尤为突出。这些系统使得参展商在享受“特许审批”等便利措施时,体验更加便捷高效。在牛油果出运前,进博会主运代理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上海海关可在48小时内完成审核并颁发许可证。这一高效运作得益于信息化系统的有力支持。

在整个进博会的背景下,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物资通关程序的全面无纸化。这一变革涵盖了从线上提交《物资证明函》申请、审核批复,到报关数据生成的整个流程。此举不仅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绿色环保、减少纸张消耗的积极趋势。

海关加强对货物的监管

上海海关在保障便利的同时,并未对“特许审批”相关货物的监管有所松懈。特别是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他们特设了进博服务专窗,并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展品能够快速检查和放行。即便如此,海关对牛油果实施了严格的管理措施。他们对该批牛油果进行了植物检疫和农药农残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旨在确保国家生物安全和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海关实施的监管措施在放行与管控之间实现了均衡。它一方面为展品提供了快速通关的便利,另一方面确保了进入我国的产品质量达标,避免了可能对国内生物环境等造成的负面影响。

政策带来的过往红利

自实施上届进博会的“特许审批”政策后,众多产品已从中获益。例如,贝宁的菠萝、阿富汗的石榴、马耳他的金枪鱼以及尼加拉瓜的牛肉等共计45批次食品及动植物产品,均借助该政策红利在进博会上亮相,展示了自身特色。这些产品源自全球多个地区,充分展现了“特许审批”政策覆盖面之广。

进博会为这些产品带来了各自的收益。部分产品成功找到了中国的合作伙伴,另有产品声名鹊起,预计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有所上升。展望未来,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有望借助此政策登上进博会的舞台?我们期待读者们积极参与讨论,并欢迎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