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异宠饲养正逐渐成为一股新兴潮流。然而,这一现象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往往被大众所忽视。近期,福州海关成功截获了企图非法入境的“异宠”,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勾背枯叶螳螂被截获
此次事件涉及的勾背枯叶螳螂实为马来西亚特产,其枯叶般的伪装堪称完美。此螳螂在马来西亚及菲律宾有分布,但在中国境内却无自然栖息。福州海关榕城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的关员在监管进境邮件时,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并进行查验。勾背枯叶螳螂属于外来物种,若不加以管控,可能对我国本土生态环境造成冲击。由于缺乏天敌,该物种可能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进而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生物污染等严重后果。
在我国生物多样性平衡进程中,任何一种新引入的外来物种都可能构成潜在风险。此类入侵物种可能侵占本土生物的栖息地,进而改变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一旦勾背枯叶螳螂失控,影响的将不仅是该物种的繁衍,还将波及整个生态链的稳定性。
模棘蜈蚣现身邮件中
模棘蜈蚣,亚洲最大的蜈蚣品种,亦出现在最新截获的邮件中。其体长通常介于160至200毫米之间,个别个体长度可超过250毫米。该物种同样在福州海关的监管过程中被发现。模棘蜈蚣是亚洲原生物种,却非中国所产。我国口岸在首次截获此类蜈蚣时,需特别小心谨慎。若其进入我国野外环境,因缺乏有效生态制衡机制,模棘蜈蚣可能成为生态系统的破坏者。
本土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可能面临由外来物种引发的不可预见的损失。以林业为例,这些物种可能威胁本地昆虫的生存,进而干扰植物的繁殖,对森林生态构成严重影响。
黄粉虫也在其中
此次行动中,除了已提及的两种特殊物种,还成功查获了20只黄粉虫。这些虫子通过伪装成“WheeledToy”混入进境邮件中,企图逃避检查。然而,在海关技术中心的严格鉴定下,它们最终暴露无遗。若黄粉虫未经控制进入我国,可能会对相关产业造成不利影响。这种虫类在未受控制繁殖的情况下,会与本地昆虫争夺食物和其他资源,进而导致本地昆虫数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黄粉虫在野外大量繁殖,可能对特定植被的根系造成破坏,进而威胁到某些区域的生态稳定性。此举可能打破现有的生物平衡。
外来物种潜在危害
若这些外来物种未经管控进入我国,其潜在危害极为严重。它们有可能对我国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据研究,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新的生态环境,大约有10%的案例会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且难以恢复的损害。例如,某些地区曾遭受福寿螺的入侵,导致当地农作物及水生植物遭受了严重破坏。
人类健康安全面临威胁。部分所谓的“异宠”,如某些有毒或攻击性强的节肢动物,若逃逸至人类居住区,可能造成伤害。例如,国外已发生多起毒蜘蛛等异宠伤害人类的事件。
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海关对公众作出提醒,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均禁止未经批准引进外来物种,并严禁携带或邮寄活体动植物入境。违反此规定者,将面临海关的严格法律追责。此举措旨在提醒公众,在探索新鲜事物的同时,亦需具备法律意识,避免违法携带或邮寄外来物种入境。
如何提高防范意识
大众如何增强对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首先,在出国旅游或购买国外商品时,应明确哪些物品是禁止携带或邮寄进境的。其次,切勿因一时的好奇心而参与非法的“异宠”交易。
在当前海关强化监管的背景下,有必要同时增强对外来物种危害知识的普及。为了保障我国生态及公众健康安全,我们呼吁广大民众关注相关事件,积极点赞并转发本文,共同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