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年度发展报告(2023)》由省住建厅发布,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报告详尽地介绍了江苏省在城市园林绿化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其中,扬州的显著成就以及江苏省绿化总面积的扩大格外引人瞩目。市民与游客为何对城市园林的秋色如此痴迷?究其根本,正是城市绿化水平的大幅提升,赋予了园林独特的吸引力。
扬州绿道长度出众
扬州在城市人均绿道长度方面表现突出。数据显示,全省人均绿道长度为1.54公里,而扬州的绿道长度达到了2公里。截至目前,扬州已建成410.54公里的城市绿道,其中2023年新增了14.37公里。这一成就使扬州超越了全省平均水平,位列第二。城市绿道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健身选择,也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的生活满意度。扬州绿道的精心规划和建设投入,为其他地区树立了值得学习的典范。
这一成果并非偶然产生。扬州长期坚持推进城市绿道建设,规划阶段便全面考量了居民分布区域的需求。在主要城区,精心设计了多条合理的绿道线路,其目的在于便利市民出行,确保他们能轻松抵达目的地。
建成区绿地率扬州较前
扬州建成区的绿地率在全省范围内显著领先。全省绿地率平均水平为40.56%,扬州则达到了41.16%,位居全省第四。江苏省众多城市的绿地率指标凸显了该省在城市发展中对绿化空间的重视。扬州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靠前的排名,主要得益于政府实施的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动。
政策大力促进土地资源向绿化建设领域转移。在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中,无论是新城区的开发还是老城区的改造,均保证了充足的绿地空间预留。同时,政策也鼓励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到绿地保护活动中。
绿化覆盖率扬州达标
扬州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上表现卓越,该比例高达44.13%,仅略超过全省平均的43.89%。这一数据揭示了扬州在绿化建设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绿化覆盖率的提升,昭示着扬州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宜居。
扬州市区内,公园及街头绿化植物等丰富的绿色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筑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城市绿色画卷。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城市管理者的主动努力,他们精心挑选了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并进行了细致的养护工作,保障了这些植物的健康成长。
全省绿化成果概况
至2023年年末,江苏绿化面积稳步上升。该省城市及县城建成区的绿地总面积达2329.38平方公里,较上一年增加36.0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的总面积扩大至2520.62平方公里,新增面积38.38平方公里。城市公园数量上升至1811个,比去年多出100个。公园绿地面积扩展至687.25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3.60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6.15平方米。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江苏省在城市绿化领域所付出的积极努力。
政府在各领域如资金投入、规划指导和公众宣传等方面积极行动,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资金投入,各地政府购置了大量绿化植物和苗木,并增设了公园设施。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宣传力度,让公众深刻理解城市绿化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扬州与全省城市对比
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扬州这五城在道路绿化覆盖率方面均超出全省均值,具体数值超过86%。在各项绿化指标中,扬州与全省其他城市的差距尤为显著,这突显了扬州在全省城市绿化版图中的关键作用。以建成区绿地率为例,南京、无锡等九个城市的数据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扬州的表现尤为突出。
扬州绿化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与省内其他城市的积极竞争与紧密协作。这一成就不仅自身持续提升,更成为全省城市绿化进步的重要推手。
江苏绿化立体拓展
至2023年年底,江苏居民所享有的“绿色福利”水平持续增长,城市绿化呈现向空中立体化趋势。全省垂直绿化保有量累计达到了1053.51公里,比上一年增长了110.21公里。此外,屋顶绿化保有量累计达111.76万平方米,较去年新增了13.40万平方米。在扬州,垂直绿化保有量为78.94公里,屋顶绿化保有量为2.48万平方米。
在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该立体绿化模式有效地开辟了新的绿化空间。此举不仅为城市带来了额外的绿色覆盖,还显著增强了建筑的外观美学价值。
广大读者,请问贵城市在园林建设领域有哪些显著特色?我们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恳请您为本文点赞并转发,让更多的人共同见证江苏绿化建设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