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研发了自主制造的大型飞机,这一壮举实现了几代航空人梦想,象征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吴光辉,这个名字在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背后蕴含着诸多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

儿时梦想与学业起步

C919 背后的男人:吴光辉院士如何引领中国航空新时代?  第1张

吴光辉自小对飞机设计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专业选择上,他果断地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立志成为总设计师,助力我国自主研发飞机。这一朴素的梦想,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南航求学期间,吴光辉的生活与飞机紧密相连。他不仅完成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深入到实际的工程环境中。课堂设在机库内,学生们围绕飞机学习专业知识。这种实践性强的学习方式,使他在早期就对飞机结构等有了直观的认识。

大学二年级时,吴光辉在机械厂实习期间,再度被委派至飞机设计研究所深造。他与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并肩奋斗,专注于提升飞机结构。他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长期坚守岗位,这种忙碌于型号任务中的满足感,彰显了他对航空事业的深厚热爱,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早期工作与飞机设计探索

自2006年以来,吴光辉在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供职,并担纲ARJ21飞机的总设计师一职。在此任职期间,他全身心投入于众多专业且繁复的任务。例如,他负责对飞机重心变化数据进行精确计算,这一过程对专注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极高。同时,他还需绘制各类技术图纸,这一步骤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图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飞机制造的多个环节。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气动力项目遭遇了众多挑战。尽管如此,吴光辉及其团队并未因此受阻。他们在飞机设计领域的早期实践,不仅扩充了个人技术积累,更为其在大飞机设计领域的突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走向C919研制之路

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吴光辉在参与C919的研发中,凭借其超过40年的飞机设计及研发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系列总设计师的重任,责任重大。他所领导的团队需要完成大型客机的设计、制造、试验、试飞以及适航取证等全过程,这在中国的航空史上尚属首例。同时,为了达到国际通行的适航标准,研发过程中还需面对众多挑战。

在整个研发流程中,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都至关重要。吴光辉明确认识到,即便是铆钉的选择,对飞机的整体性能影响深远,它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这种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精神,始终如一地体现在C919的研发过程中。

工作投入与个人牺牲

吴光辉在C919的研发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频繁往来于科研院所与试飞现场,即使在节假日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休息。在解决众多关键核心问题时,他甚至亲自参与试飞。他与试飞团队一同登机,全程参与飞行任务,这种亲临前线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对项目的极高责任感。

在C919首飞前半年的日子里,吴光辉几乎每日都工作至深夜时分。他与科研团队一同居住在倒班宿舍中,日常生活完全围绕着C919的首飞任务展开。面对首飞这一关键阶段的巨大压力,他独自默默承受,未曾有过抱怨。

学开飞机助力设计

自2013年以来,吴光辉便在周末和节假日致力于飞行技能的深造。这一举措虽然表面上看与他的设计工作并无直接联系,但实际上二者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深刻领悟到,唯有精通飞行知识,方能成为飞行员与设计员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他通过自学掌握了飞行技术,这一技能的习得使他对飞行员思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设计师的视角。这不仅使他能够与飞行员进行深入的交流,还能与设计团队保持流畅的沟通。他的飞行经历已被成功应用于C919的设计环节,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设计过程中对实用性的高度重视。

实现梦想后的感动

C919的首次飞行圆满完成,实现了平稳降落,并收获了首飞“满分”的评价。吴光辉的内心压力随之消散。在这一刻,他与飞行员热情相拥,这一拥抱释放了多年辛勤付出和巨大压力。自选择专业以来,吴光辉始终坚定地投身于航空事业,历经无数汗水与挑战,终于迎来了这一辉煌时刻。这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国航空业迈出的关键一步。

在此,我们向读者提出问题:关于我国大飞机的未来发展,您有何看法?我们热切期待您能分享您的观点,并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