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的典型案例。其中,由省法院刑事第一审判庭推荐的王某猥亵儿童案件,以及相关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成功入选。这一案例在未成年人全面保护方面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
典型案例发布
2025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五件涉及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的公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促进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的重视。其中,由省法院刑一庭推荐的王某猥亵儿童案以及相关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成功入选了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
案件家庭背景
小丽父母分居,抚养权最终判给了母亲钱某。进入2017年,钱某与王某步入婚姻殿堂,小丽随后便与母亲及继父同住。看似一个新家庭就此形成,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却潜藏着诸多隐患。钱某期望这个新家庭能为小丽提供一个完整的成长空间,然而现实却与她的期望相去甚远。
犯罪行为暴露
2020年12月,王某利用钱某不在家之际,于家中对13岁的小丽进行了两次猥亵行为。2021年6月,王某再次对前来家中寻找小丽的14岁同学实施了猥亵。翌日,王某即被公安机关逮捕。王某的恶劣行径对两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提出监护诉求
在审理刑事案件期间,小丽坚定地表达了她想要随亲生父亲李某生活的意愿。2022年3月,刑事判决正式生效,随后法官就监护权归属问题与李某进行了交流。紧接着,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旨在取消王某对小丽的监护权。小丽热切期望能够脱离那个对她造成伤害的生活环境。
法院判决结果
法院审理后确认,王某作为继父,对未成年子女小丽及其同学进行了不当的身体接触,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及强制猥亵罪。由于侵害对象系与其有共同家庭生活的未成年人,法院决定对其从重处罚,并对两罪进行合并判决。同时,鉴于王某的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法院还作出民事判决,剥夺了其监护人资格。
综合保护机制
鉴于家庭内部性侵案件具有隐蔽性等特性,该案法院尝试构建了“惩罚、保护、修复”三位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在依法对王某进行严厉惩处的基础上,根据小丽的意愿,推动其获得适当的监护,以防止未来潜在的风险。同时,法院还决定对小丽提供司法援助,并与多个部门协作,制定长期的心理疏导及帮扶方案,旨在协助她恢复正常生活。
在处理类似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案件中,人们普遍关注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如何提升这一机制的实际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