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会场不久,便接到了九寨沟县的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的传承者任晓红,即将再次投入到非遗传承的繁重工作中。她坚持不懈的努力,确保了蜀绣技艺在残疾人及其他群体中得以传承并持续进步。
结缘蜀绣
2009年,成都市青白江区成功举办了由区残联主办的技能培训班。在这场培训活动中,经营美容院的任晓红及其友人积极参与。她对蜀绣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鉴于美容院全年无休,她难以同时兼顾孩子的照料,经过反复思考,任晓红最终决定投身于蜀绣的学习。随后,她逐步掌握了晕针、纱针等高超的刺绣技巧。
拜师学艺
任晓红继后成为四川省蜀绣传承人易启明的学徒,开始致力于更高层次绣艺的研习与提升。凭借这一技艺,她逐渐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并确立了稳定的收入渠道。截至目前,她专注于蜀绣领域已有16载,其绣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为蜀绣技艺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身培训
2012年,任晓红应成都市蜀绣技艺专家的邀请,毅然回到青白江区残联的蜀绣培训班。她明白与技艺精湛的大师们共同提升自己的技艺至关重要,同时,她也深知青白江区的残疾就像她自己一样,迫切需要她的帮助。在区残联的积极援助下,蜀绣培训课程更名为“青白江十二针绣坊”,任晓红不仅被任命为负责人,同时她还成功打造了“十二针·绣缘红”这一品牌。
培训成果
2024年10月,在成都举办的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上,辜晓丽和吴玉兰在任晓红的悉心指导下,投身于蜀绣的学习。她们最终分别荣获了一等奖和二等奖。任晓红对她们在兼顾家庭责任的同时,仍能坚持学习技艺表示赞赏,认为她们的不易之处显而易见。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鼓励残疾人士积极参与,此次培训采取了免费措施,并提供了生活补贴和交通补助。绣制完成的作品将由绣坊统一回收,并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报酬。
走出本地
任晓红近期收到了众多邀请,自2023年起,她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不畏艰难险阻,每年都赴九寨沟县,为当地女性传授蜀绣技艺。最近,九寨沟县的蜀绣绣娘们再次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继续在当地开展培训。今年,任晓红计划邀请她们前往成都,进行更为深入的长期学习,但遗憾的是,由于她们需要照顾孩子,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传承期待
任晓红已过五十岁,长期从事绣艺工作使得她的视力有所下降。她正与绣样设计师保持密切沟通,并持续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绣艺水平。她特别重视非遗项目“进社区、进学校”的推广活动,希望在两个小时的讲解和实际操作中,能够发掘和培养新一代的绣艺传承者,从而确保蜀绣技艺和事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续。
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我们热切期待您的见解加入这场讨论。若您觉得本文具有一定的价值,不妨点赞并积极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