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护理员改革成效初显,困境逐步打破引人关注!

改革启动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使得“一老一小”的照护需求愈发凸显,传统护工在规范化管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逐渐显现。根据5月14日广西召开的医疗护理员培训与规范管理改革(第二批)动员部署会信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广西已着手实施相关改革措施。目前,首批15家医疗机构已开始实施试点,这一举措标志着医疗护理员行业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

从业人员新变化

刘德友,已至五十七岁高龄,在护理领域辛勤工作了长达十一年。回顾过去,作为一位护工,他的技艺提升主要得益于同事的指导,而工作的获得则多依赖熟人的引荐。在此过程中,他也时常忧虑可能会受到患者家属的不满。至2024年3月,医疗护理员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刘德友投身技能培训并成功通过考核,不仅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更荣膺“五星护理员”荣誉。目前,他承接订单有了可靠保障,频繁获得患者家属的高度评价。众多如刘德友的案例层出不穷,公众普遍感受到了改革对职业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

医疗护理员改革打破困境!持证上岗带来哪些新变化?  第1张

人员数量增长

依据最新统计信息,自2024年开始,在参与试点的15家医疗单位中,医疗护理人员的数量已从1666名增至3527名,增长比例高达112%,这一数据表明就业规模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持有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数已从917人增至3476人,增幅高达279%。这一显著增长表明,医疗护理员行业已逐步摆脱了无统一职业技能证书的“护工”阶段,正朝着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患者切身体验

上个月,一位59岁的患者,名叫零达军,因腰椎间盘突出问题,被送往南宁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孩子无法请假,他决定聘请医疗护理员,以便一同入住该院的试点无陪护病房。在经过7天的住院治疗后,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下,零达军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他透露,之前聘请私人陪护的费用每日超过400元,节假日期间价格更是攀升,但如今一周的费用降至360元,他对这一变动表示出极大的满意。众多病患及其家属也有类似的感受,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和费用的降低,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益处。

行业满意度提升

自医疗护理员试点项目启动实施,已广泛采纳并推广了“一对多”、“二对多”护理模式以及班组制住院照护服务。与过去的“私人陪护”或“一对一”服务相比,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普遍提高,达到了97%。另外,住院患者的医疗护理费用平均减少了大约30%;同时,12345热线等平台收到的关于医疗护理的投诉数量下降了38%;这一变化使得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公众的评价均有了显著的改善。

未来改革规划

今年,广西自治区规划分配资金10.85亿元,专用于促进就业补助政策的实施。此举旨在深化改革,并进一步拓宽政策的影响范围。根据规划,改革计划将惠及超过六成的医疗机构。在自治区及市级医疗机构中,改革将实现全面覆盖,即覆盖率达到100%。而在县级医疗机构中,覆盖率将达到50%。此次改革将涉及286家医疗机构,它们将作为第二批改革措施的实施主体。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争惠及2.5万名学员;保证3万名医疗护理人员获得从业资格并投入工作;致力于提高服务品质,力求客户满意度达到98%以上;与此同时,预计平均医疗护理费用将下降大约30%;这一举措旨在高效解决老年人和儿童陪护问题。

大家对广西实施的医疗护理员改革寄予厚望,希望它在哪些方面能够继续优化升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和分享!